(一)互联网是全球化的产物,同时又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
(二)信息的全球传播,使互联网的多种政治功能日益显现。
伟大的战略,基于现实,更富于想像。美国,都是以政府为主导,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重大科技创新规划的国家行为。奥巴马的“智慧地球”极富前瞻性和想像力
Ø对信息资源拥有绝对控制权的美国,能让一个国家在网上瞬间“消失”。
Ø支撑互联网运转的根服务器共有13个,一个主服务器设在美国,9个副根服务器设在美国。美国如果对他国搞网络制裁,只需把根服务器与二级域名服务器的链接断开,他国网站就处于瘫痪,成为“信息孤岛”。
新媒体凸显强大的组织动员能量
推特(twwiter)脸谱(facebook)成为影响政局的工具变量
技术的公众赋权:草根拥有话语权
新媒体技术具有匿名性、多元化、门槛低、平等化、自主性强等特点,技术赋权给公众创造了自由发言的机会。由政府垄断媒体及其话语权的传统逐渐被打破,草根阶层正在利用新技术发出自己的声音、掌握话语权的主动权,而且与生俱来地带有比较强烈的批判性和对抗性。
(一)互联网成为新闻独立源头和媒体主流
(二)互联网引领舆论变局
在传统大众传播条件下,传播权为少数人垄断。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不同,它是一种“弱控制”的媒体。互联网正在成为老百姓的“自媒体”(We
Media)弱化了传媒为公众设置议程的效果 。
在新媒体环境下,公众针对公共事件的网络表达情绪和舆论中往往伴随着“普遍不信任”,由此导致政府正面舆论引导效果大打折扣。当事主体只有爬回原有的道德平台,才谈得上宣传舆论引导。你身处道德的低洼地带,或者说道德前提缺失,是无法与各方进行有效对话的。如何爬回原有的道德平台?你必须是可信的,诚实的,善良的,担责的,否则众声喧哗之下,你实际上已经被取消了对话的资格。
n打通两个舆论场的必要性。新媒体环境下,民间舆论场越来多地体现在论坛、微博等网络平台之中,而且呈现“微博化生存”的态势。过去,政府往往掌握或垄断着对危机事件的定义权或解释权,而如今,微博上的意见领袖往往掌握更大的话语权,他们对危机事件理性或非理性的表达往往决定着事件舆论的走向。在网络多元舆论的格局下,各种声音交织,宣传舆论引导工作面临“不同声音”的考验,如何争取意见领袖的共鸣成为宣传舆论引导的新挑战。
n微信的舆论预警功能和纠偏功能明显不如微博;
n通过渠道监控内容的传统治理模式已经被颠覆;
n微信舆论内容的监控更加困难;
n微信传播渗透率更高。
网络时代舆论生态发生变化
第一,网络舆论热点成因多元化,并聚焦放大社会问题和矛盾;
第二,互联网舆论场过于庞大,民意表达功能越来越强;
第三,社会成员整体的信息化素养偏低;
第四,敌对势力恶意捣乱、破坏,考验着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
一、进一步增强网上阵地意识
(一)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二)抢占舆论引导主阵地;
(三)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阐释中国特色)
(一)进一步依法推进信息公开
(二)利用本地(部门)网络沟通民意;
(三)利用网络建立反映民情民愿平台;
(四)利用网络建立向善的公益性组织
三、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
(一)健全网络舆情预警机制
(二)完善新闻发布协同机制
(三)建立网民参与机制
如何把握好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对于我们来说,最关键的是要有“阵地不能丢”的忧患意识,有“兴利除弊”的媒介素养,有“能力升级”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