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4步瓶”就是我们的“起承转合”这4个步骤,这是一个中国特色的传统瓶子,广泛的应用于论文、演讲、音乐、美术等沟通表达交流等领域。
“起承转合”原来是在音乐创作与表演过程里面的用词。在2008年在中山小榄听了一堂来自浙江大学张铭教授分享的 “音乐与人生”,他说“任何音乐里面,都有一个:起承转合”。当时他举例“走西口”。轻轻哼着调子,一边手舞足蹈着,让我们真的体会到了音乐的“起承转合”。那堂分享会的内容其他东西都忘记了,但是“起承转合”的概念对我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当时联想到我们的写作、演讲、培训是否也是“起承转合”呢?
起承转合: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旧时诗文惯用的行文方法,后泛指文章作法。“起”,即开头,文章的开头,是起因;“承”,接开头加以论述,是事件的过程;“转”,即转说开去,大致分两种情况:一种从另一面或反面说,讲不同的意见,另一种是采用推进一层的写法,转入深处,是结果是转折;“合”,即收束全文,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
元·范德玑《诗格》:“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水。” 古人作诗,非常讲究章法、结构,往往在起、承、转、合上用尽心思。把握住起承转合,就把握住了作者思维的脉络。在音乐学科领域里:【起承转合】民族曲式结构原则之一。
1)
2)
3)
4)
文章的篇章结构,指的是一篇文章中的组织形式或构造方式。我国传统的词章学称之为章法。历来写文章、读文章,人们都很重视章法,讲究章法。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文章大法有四,一曰章法,二曰股法,三曰句法,四曰字法。四法明,而文始有规矩矣。四法中章法最重,股法次之……其中的章法指的即是文章的篇章结构。
小学教材中选入的古诗,大多是古代格律诗中的五言绝句或七言绝句。每首四个诗句,篇幅短小,内容浅显易懂,想象丰富,构篇严密有序。无论写景、咏物、抒情……其每一诗句都有它一定的功用,句与句之间的组合大都符合起承转合的法则。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颧鹊楼》(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是首五言绝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它写出了诗人登楼远望所见到的壮丽景色。阐明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首句白日依山尽为起句,写诗人登楼西望所见之景,白日渐渐隐没于山后,第二句黄河入海流是承句,承首句而续,写作者东望所见,写出了滔滔黄河奔流入海的景象。这两句一前一后,一起一承,互相配合,互为补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雄阔壮丽的山水画。这也属于写实。眼前的壮景,不由使作者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愿望,想要看得更高更远。于是,诗人便以第三句欲穷千里目而宕开一笔,提出问题,由写实转到写虚,由写景转入议论。第四句更上一层楼是合句,紧接第三句而作结,拓宽了诗的意境,升华了诗人的联想,使全诗情随景发,议随景论,揭示了其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这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诗中的起承转合是显而易见的。
图211《登鹳雀楼》诗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