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运广,成运广讲师,成运广联系方式,成运广培训师-【讲师网】
有理论的成功家长,实战型的指导专家
成运广:“读名著,说家教”系列之四(已写出1-6)     红楼贾氏兴衰,缘于家教家风
2016-01-20 3072

“读名著,说家教”系列之四(已写出1-6)    

 红楼贾氏兴衰,缘于家教家风

四、家风家教不正  

     作为已历百年的侯门公府之家,应该有很好的家风,家教也应该是正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经过几代人的演变,人口繁多,事务繁杂,许多好的传统逐步淡化以致淡忘,好的规矩不再遵守。

    在世人眼里仍然轰轰烈烈的贾府,冷子兴认为已经是“死而不僵”的百足之虫了。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日用排场,又不能将就省俭”。别说省亲、生日、祭祀、葬礼这些重大事件场面如何浩大,单说日常生活中之情形。

     先说佣人总数。宁府中主人不过几个(包括妾,下同),但仆人却有一百多(王熙凤协理为秦氏办丧事时,分派了116个人的事务分工,还有“下剩的按房分开”,没说有多少人)。荣府中主人大约二十来人,但府中总共有300余口人,俨然是个小社会,难怪要称“府”了。在遭到抄家之后,贾政检查管事的家人的花名册子时,众人道:老爷只打量着册子上有这个名字就只有这一个人呢,不知道一个人手底下亲戚们也有好几个,奴才还有奴才呢。”

     再具体一点,林黛玉来了之后,贾母要求:亦如迎春等一般,每人除自幼乳母外,另有四个教引嬷嬷,除贴身掌管钗钏盥沐两个丫头外,另有四五个洒扫房屋来往使役的小丫头。

    而贾母自己身边总共有多少人服侍?书中没有统计,但说了光是每月一两银子待遇的大丫头就有八个。

    作为贾府中的“熊猫”,贾宝玉身边光是丫头最多的时候就达二十来个。丫头小红他竟然不认识,人家回他:“爷不认得的也多呢,岂止我一个。

     说说日常吃饭吧(非正规宴席)。林黛玉刚进荣府,第一次吃饭的景象是如此壮观:进入后房门,已有许多人在此伺候,见王夫人来,方安设桌椅。贾珠之妻李氏捧杯,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旁边丫环执着拂尘、漱盂、巾帕,李纨、凤姐立于案边布让;外间伺候的媳妇丫环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饭毕,各各有丫环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又有人捧过漱盂来,黛玉也漱了口,又盥手毕。然后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

这样的吃饭程序、场景,似乎只有影视剧中皇宫里才有。

    如此排场,结果是自然而然的:贾政“再查东省地租,近年所交不及祖上一半,如今用度比祖上加了十倍”。因而悲叹:“已经‘寅年用了卯年’的,还是这样装好看,竟把世职俸禄当作不打紧的事,有什么不败的呢?我如今要省俭起来,已是迟了。”

    不光各种场合的排场,就是日常的礼节也是比较繁的。比如上面说到的贾母吃饭,不光有众多丫环媳妇们侍候,两个儿媳、两个孙媳也要参与服务。另外,晚辈每天早晚都要给各个长辈请安。尊敬长辈是美德,是必须的,不过日常生活中搞得如此复杂是没有必要的,完全变成了客套的程序。但是重要的、真正该管的事情却没有人管,恰如冷子兴说的:如今敬老爷不管事了,这珍爷那里干正事?只一味高乐不了,把那宁国府竟翻过来了,也没有敢来管他的人。荣府里,贾郝、贾琏父子不也是如此么?

    说说弄虚作假和撑面子。全家上上下下帮助贾宝玉弄假应付贾政,那是常事,比如装病之类“也是有的”。最典型的例子是为了防止贾政检查宝玉写字,姐姐妹妹们齐上阵,连宝钗和探春都很积极,笑说:“太太不用着急,书虽替不得他,字却替得的……”王夫人听说,点头而笑。

    更让人惊奇的是贾政,如此循规蹈矩的人,竟然为了面子而教子孙们耍小手段:因今儿有人请老爷赏秋菊,老爷因喜欢他前儿做的诗好,故此要带了他们去……果然贾政在那里吃茶,十分喜悦。宝玉请了早安,贾环贾兰二人也都见过,贾政命坐吃茶,向环兰二人道:“宝玉读书,不及你两个;论题联、和诗这种聪明,你们皆不及他。今日此去,未免叫你们做诗,宝玉须随便助他们两个。”

    宁府中,秦氏死时的排场之宏大难以形容,并为了丧礼上风光些,贾珍花一千两银子给贾蓉买了个五品龙禁尉的官。且在请王熙凤帮助料理丧事时说“只求别存心替我省钱,要好看为上”。

    贾府中,好的规矩、风俗、习惯等等也有,比如贾宝玉对袭人等大丫环要称呼姐姐。袭人也对她母亲和哥说:“如今幸而卖到这个地方儿,吃穿和主子一样,又不朝打暮骂”。还有,“贾府风俗:年高伏侍过父母的家人比年轻的主子还有体面呢”。然而这些已经不是主流,所起的作用已经不大。

     而作为最高长辈,贾母同时也是日常规则的制定者。但好多方面看不出有什么规矩,出了事甚至不出事随意处置。

    以喝酒为例,第八回中宝玉在薛姨妈那边喝酒,他的奶娘李嬷嬷上来劝阻: “不是那日我眼错不见,不知哪个没调教的只图讨你的喜欢,给了你一口酒喝,葬送的我挨了两天骂! ……有一天老太太高兴,又尽着他喝;什么日子又不许他喝。

     也有的时候,贾老太太的“最高指示”确实是很好的,然而她说了之后便不再过问,因而那些不肖子孙也就常常擅自行事。

     现举一例:贾琏要去责问那个送了“假宝玉”来骗钱的人,贾母喝住道:“琏儿,拿了去给他,叫他去罢。那也是穷极了的人,没法儿了,所以见我们家有这样事,他就想着赚几个钱,也是有的。如今白白的花了钱弄了这个东西,又叫咱们认出来了。依着我倒别难为他,把这块玉还他,说不是我们的,赏给他几两银子。”

     贾母的态度既显示了她的为人,也是一种很好的策略(如她接着说的:外头的人知道了,才肯有信儿就送来呢。要是难为了这一个人,就有真的人家也不敢拿了来了),确实有“大家风范”。

     贾琏答应得很好,但一转脸便和众人又是辱骂,又是威吓“捆起他来!送到衙门里去。” ……那人赶忙磕了两个头,抱头鼠窜而去。

     至于对下人的管理,也是没有大的规矩,犯错的不是打板子就是撵出去,而什么情况该打多少板子,什么问题应该撵出去,似乎都是随口而定。

    而宁府中有哪些风俗呢?王熙凤接手料理秦可卿丧事时想: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二件,事无专管,临期推委;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能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此五件实是宁府中风俗。而且宁府中佣人也说:“论理,我们里头也得他来整治整治,都忒不像了。”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139143号-5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com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