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问题,自古以来就是哲学史上争论不休的问题,直到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才为正确解决这个问题指明了方向。
“跋山需懂山性,涉水需懂水性,管理需懂人性!”所以,从企业管理的角度解读“人性”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无论处于什么阶段的企业,企业的领导人制定什么样的管理制度、采用什么样的管理策略和管理方法,建立什么样的组织架构,都与他们如何看待人性的问题有关。
西方管理心理学中提出了四种与管理有关的人性假设,即“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和“复杂人”的假设。这四种假设表明了西方管理界对于人性看法的发展历程,对于我们的企业管理也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一、“经济人”的假设
“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的私利。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泰勒是“经济人”观点的典型代表。
(一)“经济人”假设的基本观点
1.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都尽可能逃避工作;他们没有雄心壮志和负责精神,而宁可期望别人来领导和指挥;他们对组织的要求与目标不关心,只关心个人,而且其个人目标都是与组织目标相矛盾的;他们缺乏理性,不能自律,容易受他人影响;他们工作的目的在于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与安全需要。
2.只有少数人是勤奋、有抱负、富有献身精神的,他们能自己激励自己、约束自己。这些人应当负起管理的责任来。
(二)对应的管理措施
与“经济人”假设相应的管理措施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管理是领导者的事,与广大被管理者无关。被管理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听从管理者的指挥。
(2)为使被管理者努力工作,必须强迫他们、控制他们,用惩罚威胁他们,同时用金钱、福利引诱他们,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
(3)主要采取任务管理的方式,管理的重点是制定各种科学操作规程、规章制度,加强对被管理者的控制,以保证任务的完成,而无需考虑被管理者作为人的思想感情以及对人所应负的道义上的责任。管理就是计划、组织、经营、指导和监督。
(三)评价
“经济人”的假设认为多数人是天生懒惰的观点,实质上是早已被驳斥的遗传决定论的人性观。把人划分为多数的被管理者和少数的管理者,代表了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过渡早期阶段的管理,它的剥削实质上是显而易见的。
现在,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认为“经济人”的人性理论已经过时,但在个别中小企业中还会看到实行此理论的制度和方法。至于受此理论的思想影响,也是相当普遍的。
“经济人”的人性假设理论虽然已经过时,但是作为管理者,了解“经济人”的假设,可以从反面提醒我们改正错误的管理方式和方法。
二、“社会人”的假设
“社会人”的假设认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人们最重视在工作中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一)“社会人”假设的基本观点
1.人是“社会人”,是由社会需要而引起工作动机的。因此,金钱不是激励员工积极工作的唯一动力,员工的社会心理需求才是影响员工积极性的主要因素。
2.生产效率的高低主要不决定于工作方法和工作条件,而取决于员工的“士气”。“士气”取决于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员工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
3.员工对同事给予的影响的重视程度,要比对管理者所给予的经济诱因与控制的重视程度大得多。员工中存在着“非正式群体”,这种无形的组织有其自身的规范,能更有效地影响其成员的行为。
4.工业改革与合理化的结果,使工作本身失去了意义,员工只能从工作之外的社会关系中寻求生活的意义,于是工人的工作效率便随着管理者能满足他们的社会需要的程度而变化。
(二)对应的管理措施
人性的假设变了,相应的管理措施也必然随之变化。霍桑实验提出了新型领导的必要性,据此假设引申出来的管理措施是:
(1)管理人员不能只注意生产任务的完成,而应把注意的重点放在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上。
(2)管理人员不能只注意指挥、监督、计划和组织,更应该注意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努力提高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依恋感,激励员工对组织的献身精神。为此必须提倡集体奖励制度,限制使用个人奖励,以增进组织的凝聚力。
(3)管理者应该认真了解本单位非正式群体的构成情况,做好调节工作,使非正式群体的社会需要与组织目标取得平衡协调。
(4)管理人员的职能不再只限于制定计划、组织工序、检验产品,还包括在员工与上下级之间起联络人的作用,担负上下级之间信息沟通的责任,一方面将上级的意图与部署向下级传达,另一方面把员工的意见、员工的需要与情感等向上级反映与呼吁。
(5)管理不再仅仅是管理者的事,被管理者也应不同程度地参与管理工作,这会大大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由此提出的新的管理方式是“参与管理”,即让员工在不同程度上参加企业决策的研究和讨论。
(三)评价
从“经济人”的假设到“社会人”的假设无疑是进了一步。但这种管理上的人性观的改变并不是因为资本家变得善良了,而是由于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和企业中劳资关系的紧张,迫使资本家不得不改变他们的看法。
以“社会人”的观点参与管理,在某些企业中确实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缓和劳资矛盾的作用。“社会人”的假设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激发动机、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是比物质奖励更为重要的因素,这一点对于企业制定奖励制度也有参考意义。目前,我国企业实行的各种不同的奖励制度,就如何使奖励制度既克服平均主义,又能增进员工之间的团结,培养集体荣誉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