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应邀到台北看守所演讲。在提问讨论时,一位受刑人说她担任会计,受老板连累而下狱,所以很想知道人间有无正义。我的回答有两个重点:一是“正义”概念非常复杂;二是每个人都会从自己的立场去判断何谓正义,以致于自古以来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受到公平的待遇。 撇开言人人殊的相对观念,我们不妨先讨论“正义”概念的含意。希腊时代最初谈到正义时,是先肯定宇宙万物有某种正常的秩序,然后当这种秩序被破坏时就需要修复了。因此
庄子喜欢说故事。他说的故事有什么特色呢?简而言之,就是虚虚实实,根据某些历史资料,再搭配他想象中的人物与言论,然后像画龙点睛一般,展现他的基本观念。他的观念不但发人深省,并且可以付诸实践,在生活中体验一番。兹举一例说明。 《庄子•田子方》有一段记载如下:“百里奚不把爵位俸禄放在心上,所以养牛而牛肥,让秦穆公忘记他地位卑贱,把国政交给他。舜不把生死放在心上,所以孝行可以感动世人。” 从时
凤凰网讲堂频道对国学大师傅佩荣进行专访,以下是“书斋里做学问大世界讲国学”文字实录: 主持人:那我觉得就是据我所知,你每年都要在全国各地做很多这种推广国学的讲座,其实它是一个特别累的事业,我想知道是什么让您坚持这样去推广国学这份意识? 傅佩荣:好的,作为一个念书人来说的话,往往是你不能选择的,你要活在什么时代,什么社会,而是这个时代、这个社会需要你的时候,你就要自己衡量,我的身体吃的消吗?我的时间
念过一句德国格言,试改写如下:五十岁的人缅想四十岁,应记得六十岁的人亦如此追怀五十岁啊!那么,何不珍惜五十岁的自己呢? 念到这句格言时,我正要跨入四十岁的门坎,心中觉得人生自此江河日下,应该早谋对策,修正态度,以免将来后悔。现在,“一言惊醒梦中人”,连五十岁都可以善自珍惜,四十岁当然是大有可为了。其实岁数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自己对时间的警觉及掌握。在此之前,我可以算是相当勤奋的。 今后的勤奋一如往昔
【导语】 斯氏是荷兰籍的犹太人,对犹太教而言,他的思想是异端邪说。犹太教长老先对他利诱,但他不为所动,因而遭遇开除教籍的命运。 【正文】 近代哲学的首要课题是:如何在圣经之外找到知识的可靠基础?宗教诉诸个人的信仰,理性则是人类共有的能力。把理性能力发挥到极限并显示惊人光芒的,是斯宾诺莎(Spinoza,1632~1677)。斯氏是荷兰籍的犹太人,由于阅读笛卡儿的著作而受到犹太教长老的注意。他的思想
【导语】 尼采说“上帝死了”;上帝说“尼采疯了”。在西方,能“与上帝争论”的人不多。许多人信仰上帝,却成为口是心非的伪君子。于是,尼采要起来革命,推翻虚有其表的上帝,让人类得以解脱,正视生命的价值。 【正文】 “真正的哲学家,是死后才出生的。”尼采这句话在他自己身上应验了。 尼采的家庭背景相当特殊:长辈三代皆为德国新教路德派的牧师,他由于父亲早逝,从小生活在全部是女性的家庭中。他原来攻读神学,后来
【导语】康德把宗教摆在一边,要以理性作为道德的基础。他被称为“住在科尼斯堡的中国人”,这是因为西方人认为中国读书人即使不信上帝,也会表现高尚的道德行为。 【正文】在西方哲学史上,如果选择两位代表,那么“前有柏拉图,后有康德”,大概最能获得共识。康德有什么特殊之处,可以扮演这样的角色? 他认为自己的哲学有如“哥白尼的革命”,从日动说改变为地动说。也就是:从前人类认定自己能够认识世界,现在则须翻转过来
【导语】 海德格尔也许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西方哲学家。他认为西方哲学从柏拉图以来都走偏了,忽略了“存在本身”与“存在之物”之间的差异。因此,他从“提出存在问题”的存在者——亦即人着手,就其特有的时间意识去加以分析。他的见解,特别是其“向死而生”的智慧,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人产生了启发力量。 【正文】 在20世纪的西方哲学界,影响力最大最广的应该首推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2008年即将过去,在这一年里,我们中国人经历了许多,有灾难又有喜悦,有悲伤又有收获,在这喜乐失得交集中,作为父母,我们该给孩子们什么,让他们能够承受这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现代社会,学校所教导的偏重理论,社会所流行的缺乏原则,总是让人放不下心,因为毕竟自己一生的寄望都在孩子身上。就算放手让孩子自由发展,我们也会担心:做父母的是否尽了心力? 即使是历史意识浅显的少数民族,也都珍惜祖先留下来的资源。
曾应邀到台北某看守所演讲。在提问讨论时,一位受刑人说她担任会计,受老板连累而下狱,所以很想知道人间有无正义。我的回答有两个重点:一是“正义”概念非常复杂;二是每个人都会从自己的立场去判断何谓正义,以至于自古以来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受到公平的待遇。 撇开言人人殊的相对观念,我们不妨先讨论“正义”概念的含意。希腊时代最初谈到正义时,是先肯定宇宙万物有某种正常的秩序,然后当这种秩序被破坏时就需要修复了。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