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互联网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国学传播也在进行互联网+的转型。如何使“高深莫测”的国学与互联网实现无缝对接,如何改善目前“国学热”中良莠不齐的传播现象,成为国学传播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在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杂志1月28日下午举办的第六期“网络传播沙龙”中,与会嘉宾就“国学文化的网络传播”展开对话。
当代国学的内涵成为专家关注的焦点之一。专家认为,国学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应当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被赋予不同的使命和追求。但是目前,对于现代意义上国学概念,还没有统一的定论。
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秘书长金海峰表示,传统的国学概念可以从三个角度去理解。从空间上看,国学是与外来文化相对应的我国本土文化;从时间上看,国学是与现代文化相对应的更为传统的文化;从学科角度看,国学更侧重于与自然科学相对应的社会科学。在他看来,当今时代“新国学”的内容中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外,还需增加人的理想信念和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两个部分。
对于国学应如何对接互联网+的问题,金海峰表示,国学传播,理要深,话要浅,要以科普的方式传播国学。此外,他分享了其所在团队对科普国学的一些具体要求,如不能尊孔反法、不能搞封建迷信、不能望文生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