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勋,李子勋讲师,李子勋联系方式,李子勋培训师-【讲师网】
李子勋:我们崇尚信仰但不执著于信仰
2016-01-20 23547
信是人类坦诚对世界的无知,仰是一种对存在的无限性的敬畏,两者加起来就是信仰。——李子勋

谈到信仰我想起一个有关佛陀的故事,一个信仰神的人问佛陀:“神存在吗?”他回答“不”。一个无神论者问“神存在吗?”佛陀回答:“有”。弟子感觉很奇怪,佛陀说:“人不要执著与信念,对信神的说没有神和对不信神的说有神,就是不让他们执著于他们的信念。”佛的真谛既不是空也不是实,既是空也是实,所以信仰本身就是一个信仰而以。我理解佛陀的意思,当一个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在“有”的层面去理解神,都是不对的。因为神不是一个有形的物质,神的存在不是在人类认知中的存在,而是在超越人类可触及的,更博大的时空中的存在。

就人类可理解的信仰来说,信仰是人对某种观念、学说、主义、事物的信奉与崇拜,并把它奉为自己行为的准则和生活指南,是一个人可以做什么和不可做什么的基本伦理与态度。其实,我们都生活在一种“信”的心理现实中(to belief in),人们总喜欢相信一些什么,不信一些什么,或者对一些什么将信将疑。我们相信什么看到的世界就是什么,人的知觉会在信的作用下重组这个世界。不信什么也看不到什么,即便什么有人的心智也能做到视而不见或充耳不闻。信与不信其实是都一种心理能量投注的结果,所以不信也是信。对信痴迷并引发一种持续的精神灌注就是信仰,这种灌注把心理能量转换成一种内在升华的心灵感知,世界是能量的,生命也是能量的,所以宇宙与万物都是生命现象。真正阻隔人们心灵感知的是言语,心灵没有言语,言语都是头脑的。想想释加摩尼,耶稣,默罕默德和其他的一些伟大的真神,他们理解上帝(宇宙意识)不需要语言,但人类要理解他们却只能借助言语,言语可表达的东西非常有限,所以我们难以真正知晓上帝的想法是言传带来的困境。我个人相信对宗教的敬奉不能用语言,也不能去理解,只能是用心去感悟。

信仰对人类的生活具有很高的价值。信仰有一种对现实的解构或瓦解能力,因为信仰内涵着一种精神图腾,崇拜、敬畏和臣服之心。心理学可能解释信仰这种持续不变的精神投注类似一种自我催眠,会让人的身体,知觉,意识产生一种奇妙的改变,与我们信仰的事物发生一种意象上的连接或神入,诞生一种全新的心理现实感。不过,信仰触发的催眠效应让人的意识扩展,引导心智与博大的宇宙意识融为一体,也扩大了知觉:触、看、听、味、嗅构成的外部世界。聪明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因为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选择和持有。信仰可以摆脱人的虚无感,无价值感,生命的有限感,创造一种幸福与确信的心理现实。聪明人不会把意识停留在硬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上,他们相信存在是超越人的理解与知觉的,宇宙有一种混沌的秩序,无序中的有序。万物皆生命正是一种信仰,宇宙也有她博大的情感与意识。宗教是一种信仰,科学也是一种信仰,科学以确认的,逻辑的,线形的,因果的方式去解释存在,,所产生的定律。人与现实、存在的关系,只是一种超然的,非言语的感受系统,这种感受与大自然的混沌,复杂,多样,不确定具有同类质。

极端说来科学也是一种信仰,理性同样是一个信仰,道德良知其实也是信仰的产物。信仰是人的心理本质。因为存在的世界具有巨大的不确定,信仰其实是人对世界的解释,由此发展出人的道德感,行为准则与哲学思考。客观的说科学信仰让人类变得自信和有为,宗教信仰表达一种以爱与无我为中心伦理观,民间的鬼神信仰表达一种生命永恒的观念,拜物信仰是一种聚焦物质欲望,躯体体验与现实生活的价值取向。所有信仰都是一种心灵的活动,心灵是一种比精神更高级的生命存在与知觉,也许心灵更像是存在的本真部分或。心灵对存在的描述是通过符号、象征、图腾、崇拜、祭祀、仪式、艺术的手法,忘掉言语崇尚信仰可能是人的心灵可以轻舞飞扬的唯一途径。信仰是人接近自然,重归自然的最佳心理途径。谦虚的人,关爱生命的人,珍惜自然的人就是有信仰的人。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139143号-5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com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