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永图,龙永图讲师,龙永图联系方式,龙永图培训师-【讲师网】
中国入世谈判的首席代表
龙永图:龙永图:到国外去开工厂
2016-01-20 7587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们大幅度地开放了中国的市场,从而使我们中国的企业在和全球企业的竞争当中成长壮大,打造了入世以后中国经济的黄金十年。”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席龙永图近日在其新书《中国,再启动》中回忆,每当我看见许许多多的中国企业大踏步走向了世界,在世界面前赢得了尊敬,我就感到骄傲。

  在龙永图看来,2001年和刚过去的2014年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两个重要节点:2001年中国加入WTO,接受了国际经济贸易规则,在全球竞争中培养出了一批杰出的企业和企业家;2014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可能首次超过吸引外资数量,意味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

  在龙永图北京的办公室里,他接受了《支点》记者的专访。他说,随着“一带一路”等战略的提出,目前中国企业“走出去”有着前所未有的好条件,未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将有相当大的发展。

  走出去是水到渠成之事

  《支点》:近十年来,您觉得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化发生了哪些变化?

  龙永图:中国加入WTO以来,对外直接投资的年平均增长率高达36.5%。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达到1078亿美元,2014年能达到1200亿美元,可能首次超过吸引外资的数量。

  从投资规模、范围及投资方式来看,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都取得了显著进步。对外直接投资从低端产业逐步向高端产业过渡,金融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非常活跃,能源资源行业对外并购表现抢眼,部分企业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业链整合,逐步成为有核心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如果说过去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主要是通过引进外国投资,在中国本土与外国企业合作竞争,从而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那么今天,中国企业已开始通过“走出去”,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充分开发利用国际资源与国际市场,从而打造中国企业国际化“升级版”。

  《支点》:在您看来,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龙永图:这是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结果。从大的环境来讲,主要是国家的综合实力比过去强多了。平常大家都讲“弱国无外交”,一个弱小贫穷国家的企业,不可能在国际上得到认可并有大的发展。所以中国国力和国家形象的提升,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一个大的背景。

  而且,中国企业“走出去”,并非从零开始。在国内市场,一些企业与外资进行了近30年的合作与竞争,从而培育了一批好企业,这批企业在国内市场得到了认可,所以他们到国外也会有一个好的基础。

  《支点》:未来中国企业“走出去”这一现象,是否还会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龙永图:我觉得应该会有一个相当大的发展。特别是中央提出的“一带一路”大战略,实际上就是打造新的载体,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比如,“一带一路”着眼于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中国的企业“走出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如果在一个国家投资,基础设施不健全、路不通、通讯不畅、物流体系建立不起来,就很难展开。

  而且随着“一带一路”大战略的实施,各级政府和企业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使得中国企业“走出去”能够从各个方面得到资金的支持。

  除此之外,中国也在建立亚太地区的自由贸易区网络体系,包括中韩、中国-澳大利亚、中国—东盟等自由贸易区。通过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可以消除很多贸易投资壁垒,使贸易更加顺畅,投资领域更宽阔,投资也更加安全。

  对拥有近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中国而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国会迎来新一轮企业国际化、企业“走出去”的高潮。

  国企民企不是对手是联盟

  《支点》:现在民营企业也都在“走出去”,您觉得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应分别担当怎样的角色?

  龙永图:近年来,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占比不断增加,尤其是在美国市场,民营企业的投资金额占中国对美国投资总额的76%,投资项目总数已占中国对美国投资项目总数的90%。这其中,联想对摩托罗拉智能手机业务的收购、双汇国际对史密斯菲尔德的收购,以及万达在美国的投资等,表现极为抢眼。

  与此同时,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境外并购中扬长避短、携手合作的案例越来越多。目前,国有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应更多地担负一些重要领域的战略性投资。民营企业应该更灵活,而且更容易融入当地的社会,对一些国家来讲他们被政治化的概率会小得多,所以各有特色。

  《支点》:事实上,也发生过一些恶性竞争的问题,对此您有怎样的建议?

  龙永图:这个问题是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过去中国企业“走出去”,往往是打得头破血流。这个问题除了要在国内体制上进行一些协调,企业之间如何加强内部沟通形成合力,我觉得也很重要。

  在国际上,协调不同企业的利益方面,行业商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中国的商会作用还不大,因此,中国的商会应该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各行各业都应该建立一些商会,让商会来协调同类行业企业的利益、立场。

  《支点》:那么,中国企业国际化应如何进一步提高竞争力?

  龙永图:企业的竞争力是很重要的问题,应该培育更多像华为、联想、万向、TCL、中石油、中海油等成功的跨国公司,并提高他们跨国经营的能力。因为跨国公司是一个国家参与全球化竞争的载体,决定了一个国家参与全球化的深度与广度。

  在这之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怎样培养国际化的人才,“走出去”最大的短板就是缺乏国际化的人才。这些人才需要精通国外的法律法规,又熟悉专业专长和会外语,这样的人才在国内并不多。因此,企业应该更多地使用当地人才,使人才方面的短板得到解决。但是培养自己的专业人才也很重要,应借助“一带一路”等战略,大力推动人才的培养,包括培养沿路经济带国家的人才。

  向华为学习如何“走出去”

  《支点》:在参与全球化进程中,企业可能会面临哪些风险和挑战?

  龙永图:任何一家企业到别的国家和地区去,都可能会遭遇大的阻力,比如当年日本的企业到欧洲、美国也是如此。不过,最近一段时间,特别是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抱有很多传统政治上的成见,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对他们国家的经济安全是一个威胁。这就使得中国企业“走出去”,容易被政治化。

  《支点》 :这也是您多次提及中国企业“走出去”要“在商言商”的原因?

  龙永图:对。过去一些企业到一个地方小有成就,就感觉为国家争了光,把商业方面的成就算成是政治上的胜利,这种想法虽然可以理解,但都是过于简单化的。我们要把投资看成是商业行为,这样海外的投资才可持续和得到当地的保护。

  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一个中国公司到美国、欧洲去投资,如果在当地注册实际上就是当地的企业法人,变成了一个美国或者欧洲的公司,就要遵守当地的法律,这是要有的法律意识。

  《支点》:如此说来,企业具体应该如何做呢?

  龙永图:在这种情况下,要和国外的政府表明中国企业“走出去”是商业行为而不是政治行为,并通过实际的工作,比如给国外创造就业岗位和增加当地政府的税收,来让他们认同中国的企业。

  相当一部分的企业还是做得不错的。比如华为,他们在美国遭受一些安全调查的时候就通过法律的途径解决商业上的问题,而不是进一步的政治化,因为政治化可能会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华为就说你们想查什么就查什么,并没有觉得投资国对他们进行审查就是有意找麻烦。再比如他们遭遇一些官司的时候,并不是找中国政府帮他们,而是直接通过当地的法律和律师来打官司。所以,其他企业“走出去”的时候,也要用法律和商业的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

  但是总体来讲,我觉得中国企业“走出去”被政治化的概率正在减少。所以中国企业只要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避免进入一些特别敏感的领域,政治风险不是很大。相反,守法、经营和市场方面的风险会越来越大,这是企业应该注意的。

  《支点》:政府应该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哪些服务?

  龙永图:要帮助他们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鼓励他们按照当地的法律法规办事,并成为当地的好企业和公民。当然,当中国企业在国外受到人身伤害和威胁的时候,政府有责任保护他们的安全。

  而且政府还应该在国内,营造一个好的环境。比如过去中国企业“走出去”时审批环节很多,现在已经开始放宽审批,让企业“走出去”更加容易。从企业权益出发,把政策放得更开,鼓励企业在国外站住脚的做法都可以做。又如,政府需要加快对外直接投资领域的立法和正在进行的多双边投资协定的谈判,为企业出海做好政策保护与扶持。

  到国外开工厂会受到欢迎

  《支点》:中国企业在“走出去”上还有哪些差距?

  龙永图: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差距明显。作为拥有全球1/5人口、10%以上GDP、15%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量的经济大国,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仅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2.4%。

  众所周知,世界经济强国无一不是对外直接投资大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在世界的经济地位极不相称。在这一形势下,中国应更多地学习国际对外直接投资方面的成功经验,开展多领域、多维度的国际合作。

  同时,中国在吸引外资方面,也可以引进一些外资发挥他们独特的作用,把一些新的商业业态引进来,这样对满足中国老百姓日益提高的需求有很大的好处。

  简而言之,中国要追求内需与外需、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的平衡。

  《支点》:在对投资市场和行业的选择上,您有何建议?

  龙永图:“走出去”的企业最开始都注重资源性的开发,然后是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传统的制造业也是我们的强项,在面对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我倒希望中国的企业在制造业方面,能够更多地“走出去”。

  通过制造业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和税收,也会受到当地的欢迎。比如说东莞的华坚鞋厂在埃塞俄比亚投资了一个鞋厂,雇佣了当地成百上千的工人,利用了当地的皮革资源,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评价,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与当地老百姓融合。当然,投资这些项目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例子。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139143号-5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com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