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认为当下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困难重重,而转型也成为了中小企业负责人的口头禅。在11日举行的中博会中小企业高峰论坛主题论坛上,这个热点也引起中外嘉宾热议,纷纷为以制造业为主的中国中小企寻找出路。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田迪迪 记者 苏力
“绝不追逐房地产等行业”
中国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广州奥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陈宇曾带领科研团队研发出全球首款石墨烯电子纸,但他在论坛上感叹,“企业里很多科研人员,一心想着房子、股票和一夜暴富,踏实钻研技术的人越来越少。”
杰克控股集团总裁阮积祥直言,房地产和金融等行业近年来确实很有诱惑力,但他绝不追逐这些行业。他表示,即便实体经济形势不好,也可以从中找到机会。2008年金融危机时,杰克的缝制机械是中国行业龙头;金融危机后,杰克一跃成为全球龙头。阮积祥认为,其中值得借鉴的是积极寻找机会的态度,杰克在2008年以后把客户群体聚焦在中小型服装企业上,借力电子商务的爆发式发展,其缝制机械销路大好。
“创新产品是品牌的最好载体。”深圳韶音科技有限公司CEO陈皞建议,中小企业资源少、实力弱,唯一的诀窍就是集中所有的资源做科技创新。韶音的骨传导耳机经过9年6代技术突破,拥有全世界最领先的骨传导耳机技术。这种工匠精神让韶音从一家传统耳机代工厂以年均超过100%的速度扩张,成为国内专业耳机领域龙头企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校长、著名知识产权专家吴汉东提出,无论是创新研发还是品牌营销,从产权层面都表现为知识产权。过去十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先后超过韩国、德国、日本,又在2011年超越美国,但含金量还有待提高。吴汉东认为,中国企业还应该在核心技术专利、标准专利以及国际专利等三个方面重点发力。
要对中国制造有信心
“中国制造可以成为全球制造。”全球CEO发展大会联合主席、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说,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信息、技术以及市场的获取方式,正在改变中小企业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每个中小企业都可以成为全球制造当中的一个零部件的制造者。中小企业应该比过去有更多的自信、比过去有更多能够和跨国公司并驾齐驱的能力。
谈及广东,龙永图提出,过去,广东制造业实力领先、具有先发优势;当前,广东中小企业坚守制造业也将取得后发优势。特别是很多中小企业积极创新、转型,通过知识资本推动转型升级。广东中小企业代表了中国制造业甚至是中国经济将来的希望。
他话锋一转,直言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广东企业家应该坚守在制造业岗位。中国制造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全球已经有一定的地位、品牌和技术,应该对中国制造有信心。龙永图强调,为了填补与全球制造的差距,要加强创新、知识资本对于中国制造业的改造,使得中国制造能够跨过一个坎,真正成为制造业大国、强国。“只要坚守、自信、自强不息,广东的制造业一定会成为全球最优秀的制造业。”他说。
龙永图还详细分析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德国坚持发展制造业的做法,以及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振兴美国制造业等国际经验,他强调,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基础,中国的知识资本应该推动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
想成功要“去老板化”
企业家坚守制造业,必然面对转型升级和做大做强等现实要求,多位发言者结合实际出谋划策。
结合自己的创业经历,曾帮助乐高成功战略转型的国际管理顾问Lars Kolind认为,要成为一个行业的领军企业,企业家必须要有更伟大的梦想,不应只是看重一个行业赚钱就埋头去做。此外,Lars Kolind说:“仅仅只是靠制造是不行的,不管是水泵、玩具还是其他产品,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世界领军者,就必须要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去经营。” Lars Kolind提出了一个新的词汇——“去老板化”。他说,“不是说没有老板,而是一种不同形式的、不同类型的老板。”老板不再是一个发号施令的人,应该倾听员工,然后让员工自己决定怎么样做才是最好的。一个老板仿佛就是一个英雄,而一个“去老板化”的老板会让自己的每一个员工都成为英雄。
在企业经营方面,结合知蜂堂品牌改造的案例,澳大利亚Cato Brand Partner设计公司创始人兼主席Kenneth W Cato介绍了如何打造公司品牌,讲好企业故事。他说,品牌本身就有价值,企业本质上不是在卖产品,而在卖品牌。他说:“制造行业不仅仅要制造产品,同时也要打造品牌。你在卖东西的时候,不仅是卖产品,同时也是卖品牌的。”
同时,Kenneth W Cato表示,中国企业进行品牌收购的同时,也要利用好自己的民族品牌,把这个品牌展示给世界去看,不仅仅要建立企业的品牌,同时也要建立这个国家的形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