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众多世界500强的CEO们在强调“现在是战略制胜时代”的时候,我们的企业家也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向更多的人传递自己的战略设想了,从质量级的柳传志、李东生等纷纷走到前台,参与各种论坛互动,到众多中小企业的广宣策略中不断体现自身企业的目标等,不一而足,甚至当你在某个胡同里买茶鸡蛋时,老婆婆一边找你零钱,一边还轻轻的告诉你“因为在这个胡同卖蛋的不多,又经常有上班族打此经过,所以决定在此设点”等等。似乎战略及战略管理已经妇孺皆知了。这当然是好事,至少表明我们的企业家思想上已经和世界接轨了。
但事实又如何呢?
透过市场行为,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视行为,体现在营销领域,更多的则是价格战的此起彼伏---比如家电企业,除了格兰仕坚持“成本领先”战略而发动降价策略外,其他的几乎都是被动的降价,三板斧的轮番上演,结果是这个行业的利润急剧下降,导致各企业产品研发力度不够,产品(功能)更替周期拉长,当国外品牌推出高端产品时,我们整个行业利润的大部分被他们拿走也就自然而然了。
我们的企业家为什么会这么明显的“言行不一致”呢?究其原因,更多的是对“战略管理”的理解模糊。
其实,战略是一种方向,一种思路,准确的讲,是一种系统的思路,所以,我们的战略管理就应该从长远的角度去认识、理解、解决企业问题,并持续贯穿整个企业过程,而不是只强调阶段性的战略规划、战略目标等,因此,战略管理更应该体现为一种管理思想,它要求我们的企业家首先必须有从战略意义上管理企业的意识,然后才是战略性的战略支持---制定战略规划、有效实施等,因此,我们会发现,许多企业在创业初期其实是没有战略规划的,当然也就谈不上“战略管理”了,可他们仍然获得快速、良性发展,因为他们有战略管理的思想,比如初期的联想,柳传志首先解决的是“搭班子”问题,然后才是“定战略、带队伍”。
所以,战略管理首先是一种思想,其次才是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