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宪文,史宪文讲师,史宪文联系方式,史宪文培训师-【讲师网】
国际思索引擎首席科学家
史宪文:史宪文精解“东道”的起点
2016-01-20 38948
人类历史发展到大约公元前500年左右,突然自觉了起来,好象突然懂事的孩子,开始富有理性。其标志是几乎同时代出现了多位思想的圣人:老子、孔子、孙子、释迦牟尼、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他们不约而同地都把思想集中在“道”上。 “道”可解释为“道理”、“说道”、“门路”、“思路”、“道理”、“规律”……。我们尚且不深究先贤们“道”之概念差别,仅从字面了解他们的“道”之哲理,回味先贤悟道之道。 老子著有《道德经》,开篇那句著名的话“道可道,非常道”,似乎是说:客观规律如果说出来,就加入了人为的主观臆断成分,就不是原本的规律了——主观认识难以彻底揭示客观规律,也就是“名可名,非常名”。“道”在哪里?老子说:“道”就在从生到死、从死到生的变化之中,深入观察可逼近“道”。 “道”有什么作用?老子说世间有四“大”:道、天、地、人,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取法自然。“道”是万物变化的根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如何能最大限度地认识客观规律呢?老子主张人们应清静少动,贴近自然,借助“道”——规律的强大力量,实现无为而治。 “道”是客观的,“理”是人们对“道”的主观认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就是“道理”。 孔子崇尚“礼”(通“理”),就是主张积极地探索“道”——“克己复礼”。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又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见“道”有多么重要! 如何悟出道呢?孔子学派的解决方案是“本立而道生”,只要“君子务本”,就可以得道,得道即可多得助。如何“务本”呢?孔子的心得是“施予有政”,即在日常的行为里就能触及深刻的道理,这和老子的“治大国如烹小鲜”观点是一致的,但在悟道问题上孔子更积极。 孔子释义其中的《易经》,对后世影响颇深。“阴”、“阳”相“爻”,形成各种各样的“卦”,这就是所说的“八卦”(易),孔子以其精妙的语言为每个“卦”进行了释意(经),形象地演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变化之变化的机理。 与孔子、老子齐名的还有位圣人——孙武,他在名著《孙子兵法》中把“道”列为决定胜负的“五事”之首。他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也就是说“上下同欲”就是道,道就是共识。当然,孙子在这里所说的道是政治之理。 2500年前,释迦牟尼创始佛教,以“善”为本,在善行中自觉、顿悟,自悟即可得“道”,与人为善,与“道”结缘。 摘自WBSA核心教材:史宪文著《现代企划:原理、案例、技术》,2010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139143号-5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com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