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sina.com.cn
CUBN记者 李正强 北京报道
流火七月,地方“稳增长”政策热火朝天般不断刷新人们的眼球。
自7月16日,浙江省宁波市打响了全国刺激经济政策的第一枪——下发了《市政府关于推进工业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若干意见》,26条新政内容涉及清费减税、扩大投资、调整结构、科技创新、要素保障、营造氛围等六个方面后,江苏、湖南、贵州也积极响应,纷纷出台“稳增长”新政。
无疑,面对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许多省份已把扩大投资当做刺激经济增长的一剂“良方”。
中国国际经济技术金融投资委员会主席、经济学家孙飞对记者表示,此次各地出台系列稳增长政策的国内国际背景是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国际经济缓慢复苏,欧洲债务危机阴霾不散。与2008年中央“四万亿”投资相比,此次稳增长政策重点突出扩大消费,放松民间资本投资管制,结构性减税、产业结构升级与科技创新,同时以适合地方特色及市场为主。
民营资本或有所为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全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8%,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2.1%。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9%,中部地区增长27.5%,西部地区增长31.2%。中西部地区民间投资增速超过东部地区,民间投资已成为经济加速器。
上半年,西部省份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其中民间投资发挥了重要的加速器作用。今年以来,青海固定资产投资各月累计均保持35%以上的高速增长,上半年500万元以上投资增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民间投资增长54.9%,增速同比提高一倍多,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四成多,其增幅是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增幅的2倍多。
据贵州省民营经济发展局日前透露,贵州省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今年上半年完成民间投资1648.6亿元,同比增长69.8%;新增私营企业2.06万户,新增注册资本687.3亿元;新增个体工商户9.5万户,新增注册资本89亿元。民营经济对全省地税收入贡献率达到61.4%,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
湖南省发改委副主任黄志军早期对媒体表示,长沙的这一轮投资,他们将重点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并非全部是政府主导。
孙飞表示,民营资本参与其中优势突出,灵活高效,刺激经济活跃度,可以积极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而减少泡沫经济隐患,民营资本更为追求逐利性与高效率,实现投资回报的收益性、安全性与流动性。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新36条”)一些配套政策措施尚未出台。在目前的投资环境下,具有丰厚利润回报的行业基本都被国有企业垄断,民营资本介入的门槛很高。允许民间资本介入的行业又都是竞争性很强且微利行业,难以吸引民间资本的兴趣。
政策制定要因地制宜
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国东部沿海部分地区工业企业开工不足,上半年东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仅有8.9%,不仅低于全国的10.5%,更低于逆势发力的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上半年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2.9%和13.2%。其中,陕西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增速位居全国第一,四川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6%,重庆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5%。
从日前除黑龙江和西藏外29个省区市公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从GDP同比增速排名来看,西部最快、中部次之、东部最慢的格局仍在延续,并有强化趋势。前8名中除天津以外全部来自西部,而GDP增速低于全国7.8%水平的4个省份全部来自东部,“西快东慢”的格局业已形成。
今年上半年,大部分东部省份GDP增速在10%之下,中西部省份则保持较高增速。从公布的数据来看,投资是拉动中西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7月23日,江苏省南京市发布《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若干意见》,出台一系列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政策,涵盖投资拉动、房地产消费、汽车消费、旅游休闲消费、文化体育娱乐消费、教育消费、健康消费、会展消费、节假日和新型方式消费以及绿色消费等10个方面。
7月26日,湖南省长沙市对外宣布,2012年重大推介项目195个,总投资额达8292亿元,以期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激活潜在市场需求。据介绍,总投资3748亿元的“四十”重大项目包括“十大片区建设”、“十大基础设施”、“十大中心镇”和“十大产业项目”,涉及民生、综合交通体系、城市设施体系、新型城市化布局、产业发展等领域。
贵州省将于8月份公布的《贵州省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从各地上报2382个项目筛选出总额3万亿元左右的重点投资项目,初步提出规划10个国家级重大项目、50个省级重大项目和200个省级重点项目。
有经济学家业认为,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比经济下滑更危险的是地方政府在“稳增长”的烟幕弹下,再次拿出庞大的投资计划,将政绩留给自己,将债务留给银行和后人。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宏皓对媒体分析,稳增长,有效的投资是目前较好的选择。寻找新增长模式的经济转型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不可能指望一夜之间就从投资驱动转变为消费驱动。
孙飞认为,从区域的角度来看,中部重点在于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西部重点在于基础设施的完善与经济转型;东部重点在于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国际化。对地方制定稳增长政策要针对具体地情,有的放矢,精准有效,打破垄断,切实降低民营资本投资准入门槛,重点释放民营资本的活力与动力,加快实现当地的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与国际化进程,同时谨防泡沫经济的产生。
孫飛教授字彬桓(孙菲):著名经济学家、金融信托基金专家、投资银行家、国际金融投资家联合会执行主席、中国国际经济技术金融投资委员主席、中国企业海外发展中心主任、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副院长、公学网、中国国际招商引智网首席经济学家、国际财务策划标准联盟协会副主席、世界资本市场控股集团副董事长、美国运通投资银行副董事长、中国国际资本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国投基金管理集团董事长、昊朗体育控股集团执行董事、美国成功证券公司副董事长、常青藤资本集团合伙委员会主席、中体运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中国智谷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投华瑞投资基金管理集团董事长、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