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公布的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534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此外,从主要指标季度变化来看,部分指标增长速度虽然在回落,但是回落幅度在收窄,一些指标增速在加快。
“季度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在三季度已经筑底企稳,而从月度主要经济运行指标数据来看,几乎所有主要指标增长速度都在9月呈现出加快的势头。第四季度如果加上地方政府的项目投资陆续上马的因素,后续更高的经济增长率将是可期的。”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硬着陆”风险已经过去
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也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行业。记者了解到,自去年7月以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就开始逐步回落,三季度的增长速度是9.1%,比二季度增长速度回落了0.4个百分点,但回落的幅度比二季度收窄了1.7个百分点。
稳定投资也是当前我们稳增长的关键,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达到了20.5%,比上半年上升了0.1个百分点。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而前三季度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回落幅度也有所收窄。
对于上述数据的表现,经济学博士马光远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这些数据表明,经济仍然在下滑,但下滑的幅度在收窄,趋势也在好转。“二季度和一季度比,下滑了0.5%个百分点,三季度和二季度比,下滑了0.2%个百分点。可见经济将逐渐趋稳的态势较明显,7.4%虽然是一个比较低的数字,但是从趋势本身来讲,趋势在好转。”他表示。
他同时对记者强调,我们看经济是否筑底回升,不能仅仅看GDP的增长,宏观经济有很多数字来衡量,不能仅看一个数字,我们现在过于注重这一个数字。其实,还有比GDP增长更重要的东西。比如,我们经济面临的结构性问题以及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相比较之下,三季度一些投资项目下去以后,数据回升是相对比较简单的事。”
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也认为,种种迹象都表明,经济正在企稳,除固定投资外,消费和出口也在呈现好的变化。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4.1%。11.6%的增幅在十几年来属于高位。出口方面,9月是今年以来最高收入的记录。
对于四季度的经济数据预测,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表示,三季度7.7%的增速继续保持在年初确定的目标范围内。四季度的GDP数据也许会有一定的回升,比如年末到来,消费量会呈现上升趋势。此外,年末农业大丰收的局面目前已基本确定。
“在上述背景作用之下,GDP数据回升并非没有可能,也许会有一定程度的反弹,但总体的趋势还是下行,只是下行的幅度会小一点而已。”他告诉记者。
业界一致认为,我国经济增速正在逐步趋于稳定并继续出现积极变化,正由缓中趋稳向筑底企稳转变。这种转变也在社会各界的普遍意料之中,也和之前大多数专家、机构、媒体的预测基本一致: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已经过去。
增长“质量”重于数字
在胡星斗看来,从目前各项数据看,要实现全年GDP增长额在7.5%这个既定目标,或许并不困难。但他同时认为,即便实现了,各地报上来的数据也可能水分比较多,比如很多并没有兑现的合同或者投资都被算入了其中。
“能不能保住全年GDP增长率为7.5%这个数据并非很重要,关键在于整个经济运行要有效益,整个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增长的质量本身要好,这个是关键。实现了上述目标,即使达不到7.5这个数值也没关系。目前经济增长速度还能保持7点多的数值,但企业的效益和税收则可能为负增长,情况较为严重。此外,经济发展如果没有效益也有可能引起通胀。”他表示。
国际金融投资家联合会执行主席、首席经济学家孙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现出了类似看法。他表示,目前我国GDP的数值在全球还是比较高的。但我们目前应该把重点放在调结构和追求经济增长质量上,要把追求经济增长质量放在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之上。
他建议,对一些高耗能与高污染的企业与领域,我们应该对其进行处理或改良。相反,对一些节能环保、高附加值、低碳经济,或者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与资金密集型产业,就应该对其进行保护与推广。国家统计局应该对一些体现经济增长质量的数据制定一个全国性的指标、体系与权重,并对他们进行规范与统一,这样才能对GDP数据库做一个优化设置。
对于接下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预期,胡星斗认为,在目前的环境下,2008年那样的财政投入很难再现。但中央政府有可能会以科技为主导进行投入,比如加大对科技开发的投入等。同时,对人力资本与教育等方面的投入都应该加强。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黄康有在接受采访时,则较多地强调了抓紧时机调结构的意义。“目前,国家政策的主基调是稳增长,但稳增长作为国家的重点经济工作对于目前的经济下滑趋势并没有实际意义。此外,稳增长应该与调结构并行,否则每一次都是因为稳增长而耽误了调结构,导致的结果就是经济结构更加恶化,还是依赖劳动密集型企业粗放式地发展,依靠政府的投入。上述状况都应该得到改变。”他表示。
此外,他还认为,前三季度中央项目的增幅为2.3%,远远低于地方项目21.8%的增幅,这种情况值得引起警惕。
“地方大量投资的行为并不可取。”他告诉记者,“地方投资行为大部分都是政府投入,而资金一般都是财政资金,但目前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普遍比较吃紧。此外就是依靠地方融资平台进行融资,但这种融资很有可能最后导致国家银行出现大量坏账。所以,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这种投资很难有好的效果。”
同一个问题,胡星斗则认为,地方政府的主要任务不是投资,而是应该给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在法律与税收等领域为企业制定出良好的规章制度,出台相应的政策。已经承诺投资的也大多都是空头支票。即便兑现,负面作用也很大,因为政府投入往往是不计成本的,一般也不提前做详细的可行性评估。
郭田勇告诉记者,地方政府如果有计划和资金可以投入,但需要外部资金进入地方政府项目时,一定要从项目本身风险度来考虑,确保信贷风险可控。
地方政府的新一轮投资行为也得到了来自官方的回应。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今年是“十二五”实施第二年,有很多地方发展项目在开工或者建设之中,这也是我们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我们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但是,计划投资不等于实际投资,实际投资需要靠资金,要有资金来源,要有实在的财力做保障。我们现在实施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地方财政虽然现在支持的力度也比较大,但是今年以来,财政收入的增速回落的也比较多,所以地方政府的财力也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实质上投入项目的资金肯定要少于计划的投资
孫飛博士微博:https://weibo.com/drsunfei
孙飞、赵文锴新著《中国经济大趋势2:生死转型》中国经济出版社隆重出版!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4746bf4f0100sw9y.html
孙飞博士新著《写给中国人的投资学—-让你富有一生的投资策略》重庆出版社隆重出版!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4746bf4f0100q5sq.html
昊朗体育控股集团执行董事、中体运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孙飞博士欢迎大家关注体育事业、网球事业、中网体育俱乐部!
祝万事如意!
孫飛新著《中国经济大趋势》由中国经济出版社正式发行!
著名金融投资家、经济学家孙飞博士和知名财经作家赵文锴联合创作,著名经济学家、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博士作序推荐,金融投资界、经济学界诸多权威人士联合推荐的《金融风暴启示录》一书已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
著名金融信托专家、经济学家孙飞博士的《信托治理优化论》---信托理论的里程碑,已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美国万通投资银行控股集团提供直接投资、免费上市:
美国运通投资银行:https://www.sitous.com/
著名金融信托专家孙飞博士接受人民网视频专访:
中小企业融资机遇与挑战并存
https://tv.people.com.cn/GB/14644/6914323.html
国
中
中
国
东
国
中
国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