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外商投资流向正在发生显著变化:今年上半年,流入发展中经济体的外商投资首次超过流入发达经济体的外商投资;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外商投资目的地。
以上信息来自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4日发布的2012年上半年全球投资检测报告。该报告显示,受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今年上半年全球吸收外资总额略有下降,中国虽较去年同期下降3%,但已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经济体,总额为591亿美元,美国以574亿美元位列第二。
这是历史上少有的现象。据上述会议披露的数据显示,在1980年至2011年的31年间,中国外资流入量仅在2003年高于美国,当年中国外资流入量为535亿美元,美国为531亿美元。
从全年来看,中国能否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仍有待观察。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的中国企业海外发展中心主任孙飞表示乐观,中国吸收外资总额超过美国,这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必然结果。
他预计,“中国经济未来10到20年还会保持持续较高速增长,人民币未来还有较大的升值空间,中国已经并持续成为全球资本的避风港和投资价值洼地,这已成为大趋势。”
不过,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沈国兵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外商投资要区分来看,如果是外商直接投资(FDI),预计长期到中国做实业投资,这个欢迎。但如果包括着大量的热钱,那却是坏事。因为热钱具有逆转性,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加大,大量热钱流入会加大金融领域改革的风险。
相对世界第一的位置,为国人最为惊喜的还是其外资投资结构的变化。商务部19日发布的前三季度数据显示: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369.5亿美元,同比下降7.5%;扣除房地产因素,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增长1.6%;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6.5%。
有分析人士表示,这意味着低端制造业吸收外资有所减少,现代服务业吸收外资占比在增加;以出口为目的的外商投资在减少,以中国市场为目标的投资在增加。
孙飞认为,外资结构调整的背后反映了资本的逐利性。资本必然追求投资价值,中国市场一方面具有经济成长性,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会带来较大的自然收益。特别是中国拥有13.5亿人口,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中国的消费潜力巨大,中国本身的市场容量远远未被激发。
近年来,中国吸引外资的比较优势正在从成本这一单一优势向投资环境优良的综合优势转变。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正在崛起的新兴中产阶级,正成为中国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的新竞争优势。
中国美国商会主席狄安华近日也表示,中国已不仅仅是向海外生产和出口的“世界工厂”,更是提供巨大需求的市场,中国经济从依赖外需到内需驱动的转型将为美国企业创造新的机会。
中国作为消费大国的国际地位正在凸显,孙飞指出,这是国际市场发展与全球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规律与必然趋势。
据沈国兵分析,把中国作为销售地的投资对中国有利有弊:一方面跨国公司以他们的先进技术给我们提供了示范效应和溢出效应;另一方面这种投资从短期来看,会对中国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形成巨大的压力;还会增加全球贸易的失衡,投资会对进口有个替代效应,就地生产,就地销售,将压缩中国的进口份额。
在经济环境恶化的大背景下,沈国兵建议,关键是要注意保护我们的民族幼稚产业,在遵守WTO规则的同时也要学会利用WTO规则的灵活性。韩国的民族产业就是通过国家保护主义发展起来的,当然,目前的国际环境与当时韩国所面临的环境不同,通过国家补贴等形式来明目张胆地保护民族产业的时代已经过去,当前很容易受到“双反”,唯一可以利用就是要学会在WTO谈判时如何保护我国的民族幼稚产业。
孫飛博士微博:https://weibo.com/drsunfei
孙飞、赵文锴新著《中国经济大趋势2:生死转型》中国经济出版社隆重出版!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4746bf4f0100sw9y.html
孙飞博士新著《写给中国人的投资学—-让你富有一生的投资策略》重庆出版社隆重出版!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4746bf4f0100q5sq.html
昊朗体育控股集团执行董事、中体运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孙飞博士欢迎大家关注体育事业、网球事业、中网体育俱乐部!
祝万事如意!
孫飛新著《中国经济大趋势》由中国经济出版社正式发行!
著名金融投资家、经济学家孙飞博士和知名财经作家赵文锴联合创作,著名经济学家、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博士作序推荐,金融投资界、经济学界诸多权威人士联合推荐的《金融风暴启示录》一书已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
著名金融信托专家、经济学家孙飞博士的《信托治理优化论》---信托理论的里程碑,已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美国万通投资银行控股集团提供直接投资、免费上市:
美国运通投资银行:https://www.sitous.com/
著名金融信托专家孙飞博士接受人民网视频专访:
中小企业融资机遇与挑战并存
https://tv.people.com.cn/GB/14644/6914323.html
国
中
中
国
东
国
中
国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