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公募业务山重水复之际,子公司似乎承载着基金行业“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梦想。
3月22日,银华基金全资子公司银华财富资本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获批成立,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000万元。自去年11月证监会正式放行基金公司成立子公司以来,至今已有近25家基金公司生子。
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子公司要么是从券商资管那抢来一些无技术含量的通道业务、要么是与在市场上深耕数载的
信托公司争蛋糕挺进类信托业务,既无清晰的思路,又缺人才和资源,此外子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也让人担忧。
“在复杂的金融环境中艰难起步的基金子公司就如同突然要面对陌生世界的新生儿,除非其父母早有远见悉心规划好了前景,否则只能先行先试、靠自身不断探索找寻出路。”一位基金行业分析人士认为,在经历了初期的迷茫后,未来子公司中也许会涌现出更多的亮点。
通道业务或难长久
根据《证券
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暂行规定》,基金公司子公司可以从事上市股权、债权、收益权等实体资产的业务,相比母公司的业务范围拓展了许多,但是多数基金公司子公司将目标首先瞄准了通道业务。
华宸未来基金市场营销部总监万云对记者表示,从事股权投资等复杂业务,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金和资源,刚刚成立的子公司对此并不乐观。从相对简单的通道类业务着手,是更为现实的选择。
所谓“通道类业务”指的是基金子公司没有主动、系统地进行项目开发、产品设计、交易结构安排和风险控制措施,不直接、亲自参与资产管理的业务,这类业务往往项目、客户资源都掌握在信托、银行手中,基金公司子公司只是利用牌照功能出租一个通道,将外部资产以产品合同形式在基金子公司履行一个文件性流程。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与银行合作的通道业务实质是帮助银行将需要计提资本金的资产,转化为不需要计提资本金的资产,从而将表内业务转向表外,释放信贷额度。
从这一点上来看,银行系的几家基金子公司优势毕现,在通道业务上占尽先机。据了解,深圳就有一家银行系基金的子公司将重心放在金融机构的通道业务,并将目标定为“通道业务的老大”。
然而,同质化严重的通道业务对行业的盈利能力真能有所提升吗?
在过去,通道业务主要是信托来做,但去年情况大变,券商资管成为通道业务的
黑马,凭借通道业务,券商资管资产规模从2011年的2800亿元快速扩升至2012年年末的1.2万亿元。
在券商的冲击下,通道业务利润率被大幅压低。之前通道业务信托会收取3‰-5‰的通道业务费,但券商资管介入后,通道业务费降至1‰之下。
“通道业务竞争太激烈了,虽然我们不需要做什么,但费率非常低,靠这块业务赚不到什么钱。”北京一家基金子公司的项目经理告诉记者,就他所了解,由于前期大家拼抢得很凶,一些公司甚至以完全免费的条件来拿业务。众多的基金公司热衷于通道业务,也引发了监管部门的担忧。据记者了解,早在去年年底上海监管部门与基金公司的一场讨论会上,监管层就提出了通道业务中,合作方的资质问题。“一些基金公司为了快速起步,在通道借用方选择问题上可能相对激进,如果由于通道借用方资质引发的问题,基金公司最终还是要承担责任。”一位参会的某基金公司督察长表示。
从另一个角度看,前不久接替郭树清担任证监会主席的肖钢素有稳健、持重之名,去年他在《中国日报》发表的谈“影子银行”的文章,让业内认为这位新主席将更重视控制风险。
近日,证监会就要求各证券公司于3月20日前完成业务风险自查,并将于2013年上半年进行现场检查,检查重点是占据券商资管总业务的80%的通道类业务。那么,未来基金子公司是否也会面临同样的情况?
类信托业务疾行
也许是时间紧压力大创新难,除通道业务之外,基金子公司设想更多的是复制信托模式。
一位基金公司高管对记者直言:“我们的子公司基本就是信托公司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我们比信托公司更放得开,而且和银行有很好的合作基础。银监会对信托公司的监管越来越规范,但我们属于证监会监管,有1-2年政策放宽的期限。我们就抢这个时机。”
目前一些基金子公司将目光投向当下信托业的核心业务房地产信托。
嘉实基金旗下子公司嘉实资本近日发布了“盛世美澜园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据了解,该产品将投资于镇江恒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美澜园”项目。具体来看,由嘉实资本募集1.4亿元的“优先级”,镇江恒福负责0.6亿元的“劣后级”。其中,嘉实资本募集的优先级将根据资金量情况享有9%、10%、11%三档预期年化收益率,认购门槛100万起步,产品期限为18个月至24个月。同时,嘉实资本掌控镇江恒福94%的股权,在必要情况时可作抵押资产。
“该产品基本为一只类结构化信托的产品,在结构设计和收益特征方面基本都具备了目前信托产品的特征,而其投资于房地产的标的投向在信托领域也十分普及。”用益信托首席分析师李旸对记者说。
不仅嘉实基金,另有多家基金子公司也开始了房地产项目的筹备。
记者了解到,工银瑞信基金的子公司工银瑞信投资目前主打的产品系列为幸福城市系列,投向于符合城镇化建设的民生工程领域。
据博时基金子公司博时资本相关负责人刘东介绍,公司近期已储备了一批项目,包括房地产融资、银基合作、股权质押等。
从近期的一些人事变动也可以看出基金子公司正在大力挺进类信托领域,新鹏华基金新设立子公司的“一把手”由原平安信托产品研发部总经理金智勇担任;华润信托公司结构业务部总监王明昊被博时基金挖走,成为博时旗下子公司副总裁。
然而,对于这场同质竞争和人才挖角大战,华融信托项目经理杜建向记者表示:“类信托业务拼的是谁的产品新颖、成本更低、渠道更广。并不是几个人几个项目意向书就能撑得起一个成熟的队伍,基金子公司如果只是走信托公司的老路,一哄而上,做滥了市场,就没什么核心竞争力了。”
潜在的风险
“基金公司子公司和信托公司所做的信托业务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国际金融投资家联合会执行主席孙飞表示,但两者的区别在于,第一,证监会对基金子公司的项目监管实行事后备案制,而银监会对信托公司的项目依然实行严格的事前审批制,项目审批周期长;第二,基金公司子公司在开展业务时,不受净资本监管。
公开资料显示,嘉实基金成立子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已是凤毛麟角,其他大多数基金子公司注册资本均为按照相关要求的最低底线2000万元。相对比,《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将信托公司的信托资产规模与净资本挂钩,净资本不得低于各项风险资本之和的100%,并要求信托公司净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2亿元。
“基金公司开展类信托业务,本来相对于信托公司在经验、风控、人才储备方面就没有先天优势。”中融信托房地产金融部总经理助理孙伟说:“再加上资金不足,一旦出现产品兑付风险,缺乏刚性兑付能力的基金子公司找谁来兜底?”
根据信托行业以往经验,信托公司按照相关规定往往会从净利润中提取一般风险准备金以及信托赔偿准备金,用于赔偿信托业务损失,而目前监管层对基金公司子公司并无风险计提要求。
一位不愿具名的中小基金公司总经理指出:“对子公司来说,一些风险比较大的产品能不能做?能做到多大规模?监管层对子公司产品风险的忍耐红线在何处目前尚不清楚。”
“子公司相关业务资本金出现短板只是时间问题,虽然此前证监会相关人士表示支持基金公司上市,但目前稍微明朗的融资方式是通过发行债券,不过其信用担保预计将由母公司承担,这将对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构成风险转嫁,违背了基金子公司与母公司风险隔离的原则。” 北京某基金公司督察长说。
3月3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了《证券公司债务融资工具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尽管该文未对公募基金子公司未来的融资手段明文规定,不过在“中国证监会负责监管的其他公司”中做了政策开口,预计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未来进行融资将参照这一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