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兵,王兵讲师,王兵联系方式,王兵培训师-【讲师网】

王老师解瘀:

王氏治外科疾患以“红痈乃阳实之症,气血热而毒滞;白疽乃阴虚之症.气血寒而毒凝”为理论依据.认为两者均应以开腠理为治。然当时医生认证泥于辨经.以致药虽对经而实背证.患阴疽者因之而夭者更多,故王氏强调外科证亦必须以辨证施治为原则。

祖碑族谱皆有载记。把我们王氏治疗“湿热火毒”(古人称之为“火龙”、“火丹”;现代为“疱疹”)纯乃「王氏獨紹絕學」,传至今三百多年。

他把外科诸症分为阳证和阴证两大类.并分别对其病机、辨证和治疗加以阐发.指出痈疽二证 截然两途 痈发六腑.其毒浅.多属火毒之滞.属阳属实;疽发于五脏。其根深.每因寒痰之凝.阴毒深伏。属阴属寒.二者不可有混.因而,王氏辨证特别注重望诊和审察痈疽形色、脓汁等情况.借以辨清气血之盛衰和毒邪之轻重,指出 “根红散漫者.气虚不能血紧附也;红活光润者.气血拘毒出外也.外红里黑者,毒滞于内也;紫暗不明者.气血不充。不能化毒成脓也;脓色浓厚者。气血旺也;脓色清淡者.气血衰也。”对阴证之鉴别和治疗.王氏尤有独得之秘,他反对用“寒凉清火”之法治疗阴证.指出“诸疽白陷者,乃气血虚寒凝滞所致。其初起毒陷阴分。非阳和通腠 何能解其寒凝!已溃而阴血干枯.非滋阴温畅,何能厚其脓浆!”


又说:“世人但知一概清火而毒愈凝。然毒之化要由脓,脓之来必由气血,气血之化必由温也.岂可凉乎!”所以他强调采用“阳和通腠。温补气血”和“以消为贵。以托为畏”之原则治疗阴证.创用了治疗阴疽的多种有效方剂。如温补气血、开腠逐毒。治一切阴疽的阳和汤;开腠理、散寒凝.治一切阴疽初起的阳和丸;温散寒凝、解毒生肌,治疗阴疽流注、溃烂不堪及冻疮等的阳和解凝膏;以及通关窍、治血解毒的犀黄丸等,至今仍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灵枢•经脉》:“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就是说只要我们身体经络是通畅的,气血运行正常就不会这里痛哪里病。


 人体主要有14条经脉(心、肝、脾、肺、肾、心包、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任、督)。

 每条经脉上又有很多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穴位。

 人体共有361个穴位和48个经外奇穴,总计409个穴位。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经验穴,比如:女福穴。任督二脉上的52个穴位都是单穴,其它12条正经上的穴位都是双穴(注:我们按揉时,2个穴都要施术)


 人在天地之间,随时随地都会受到“风、寒、暑、湿、燥、火”外邪的侵扰(外因);或者由于我们自身生活习惯的原因,脏腑虚衰(内因),都会在我们经络上形成很多瘀堵点,出现痒、酸、麻、肿、胀、痛等症状。

1、先熟悉一下12经络的名称:

手少阴心经 足少阴肾经

手厥阴心包经 足厥阴肝经

手太阴肺经 足太阴脾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2、搞清楚它们为什么要这样称呼 ?

这12条经络分别连著人体12个脏器,所以这些经络都是用相连的脏器命名。其中,三焦是指人的整个胸腹,心包是保护心脏的一块区域,是心的屏障,其余的都比较容易理解。记住这12个脏器名称是很重要的,如果身上哪里不舒服,就看是哪条经络经过此地,一对应就出来了。从12经络的排列上看,是分为两组,一组是按手足分,另一组是按阴阳分。


按手足分是告诉你手及手臂上有6条经络,足、腿上有6条经络。


按阴阳分是告诉你手臂的内侧、腿的内侧各有3条阴经;手臂的外侧、腿的外侧也各有3条阳经。


少阴、厥阴、太阴、太阳、少阳、阳明又是代表什么呢?它们是代表阴气的重与轻,阳气的足与弱。

少阴阴气最重,所以它就排在手臂和腿内侧的最里面。

厥阴的阴气比少阴轻,但又比太阴重,所以它就排在中间。

太阴的阴气最轻,就排在最外面。

太阳是阳气最足的,就像中午的阳光,所以它排在手臂、腿外侧的最外面。

少阳比太阳的阳气要弱一些,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所以排在外侧的中间。

阳明又比少阳的阳气要弱,就像黎明初现的阳光,就排在了外侧最里面了。


我们的祖先为什么将阴、阳细分到这样的程度呢?就是让你在使用经络时随时注意阴阳的平衡。这个阴阳的平衡既包括经络与经络之问的阴阳平衡,也包括身体与经络的阴阳平衡,还包括经络与大自然的阴阳平衡。身体与经络的阴阳平衡是要你根据身体的强弱去选择经络。比如身体弱的,最好先选择阳经按摩以补足正气为主,阴经要等正气补上了,再去碰它;身体好的,则阴经、阳经都可以按摩。

经络与大自然的阴阳平衡,是与四季的温度有关。夏天阳气最旺盛,就是身体虚弱的人,在这个时候也可以去疏通阴经了。阴阳平衡的理论还可以用在按摩时的手法上,如阴经的按摩最好是用补法,阳经的按摩可以用泻法。


3、什么是按摩的补与泻呢?

一般来说,顺看经络按摩为补,逆著经络按摩为泻。

按摩时力度轻的为补,力度重的为泻。

按摩时间短的为补,时间长的为泻。

按摩范围小的为补,范围大的为泻。


4、需要把三百多个穴位都记住吗?


中医在按摩经络时有个说法叫「以痛为俞」,也就是说疼痛的部位就是按摩的穴位。比如你知道自己患有心脏方面的疾病,就可以在相应的心经和心包经上沿著经络慢慢地按压,去感受整条经络上各处的感觉。如有的地方酸痛,有的地力刺痛,有的地方麻木,有的地方发酸、发胀,那么这时你按摩的重点就放在最痛的部位,把病灶揉开、揉散,甚至拔罐、艾炙、敲打都可以,越是痛感明显的,越要坚持多刺激此处,这样你身体的疾病很快就有好转。


有些人明明知道自己心脏有病,可在这两条经上按压时并没有明显的痛感,这时,你左右两只手臂上都要去摸,因为人体经络左右都是对称和一致的,但患病时左右经络的反应并不完全一样,痛感明显的就代表著病偏向于哪一边,这也说明了你这条经络的气血不足,反应迟缓,这时的冶疗以食疗为主先,补足气血,同时在这条经络上慢慢摸,看上面是否有硬块,是否多出了一块肉,是否比别处微微凸起,然后重点搓揉这个部位就行了。如果只是死记硬背了所有穴位,但忽视了最痛的那一点,治病效果绝不会好。


先从我们最常用的足太阳膀胱经开始,因为这条经的阳气最足,治疗范围最广,所以也是最常用的一条经。膀胱经的起点在眼角的睛明穴,上行过额至头顶,行颈后、后背、大腿后外侧,小腿后侧至小脚趾外侧的至阴穴止。共有67个穴位,是人体中最长、穴位最多的一条经络。


当膀胱经从头走到了脚的至阴穴后,它的流动并没有停止,而是穿过小脚趾从脚心的涌泉穴上行。这时经络又有了新的名字--足少阴肾经。


肾经是起于足小趾之下,斜向足心,沿足心及下肢内侧后缘上行,穿过腹部到达胸部,与下一条经络手厥阴心包经相连。



从膀胱经到肾经的走向,我们可以看到:


1、经络是流动的,而且是有方向地流动的,膀胱经是从上往下,肾经是从下往上。

2、膀胱经和肾经是完全相连的一条经,只是在小脚趾的外侧至阴穴处将其分开了,走在人体的外侧是膀胱经,走在人体的内侧的是肾经。正因为这一阳一阴的经络其实是一条相连的经络,所以刺激膀胱经,肾经就会有反应;刺激肾经,膀胱经也会有反应,中医就称之为“互为表里”,而这两条经络各自所连的脏器--肾脏与膀胱也就互为表里 。

3、膀胱经是阳经中阳气最足的一条经络,而肾经是阴经中阴气最重的一条经络,这正好符合了中医阴、阳平衡的特点。

4、膀胱经走在前,肾经走在后,膀胱经是肾经的源头,所以在膀胱经上进行的推拿、按摩、针灸等疏通方法,就能促进膀胱经向下流动的力量,反过来就是推动了肾经,滋补了肾脏。

而在肾经上进行推拿、按摩、针灸的时候,肾经运行快了而膀胱经没能及时跟上,就会出现空缺、中断。这就是只按摩肾经时,病人往往会出现气虚的原因。

与膀胱经相连的是手太阳小肠经。它起于小指外侧的少泽穴,沿著上肢外侧后缘上行过肩分为两个分支,一个从颈上面颊,到耳,到眼睛大眼角的睛明穴与膀胱经相连,另一个进入锁骨,入胸腔,最后到达心脏。



这条经络走在手臂的外侧,属于阳经,与膀胱经是相连的,是阳经与阳经相连,组成一条长长的、完整的太阳经,小肠经在前,膀胱经在后。小肠经是膀胱经的源头,当膀胱经不舒服时,就会有颈椎病、腰痛、腿痛时,除了按摩膀胱经以外,按摩小肠经同样有效,而且效果更好。

小肠经又与手少阴心经(下面简称“心经”)相连。心经起于心脏,它有几个分支:一支向下通向小肠,一支向上沿著食管上行至眼睛,另一支上行于肺部,在腋下出来,沿上臂的后缘行至手腕的内侧,到小指内侧的少冲穴,然后走向小指外侧的小肠经的少泽穴,再往上循行。



这是一条阴经转变为阳经的经络,是阴经在前、阳经在后的一条相连的、互为表里的、长长的经络。所以按摩心经不但能治疗与心经相连的心脏、小肠、肺、食道、眼睛等处不适,还能推动和滋养小肠经,按摩它既能冶疗颈椎、腰椎、腿的疾病,又能治肾脏的疾病。

只要颈肩、腰有毛病,你去摸摸手臂外侧的小肠经就会有明显的痛点,再去摸与之相表里的心经也会有瘀堵、疼痛的感觉,所以这时就要从源头上疏通手臂内侧的心经,从腋窝处往下轻轻搓至小手指,然后再沿著小手指的外侧向上搓至手臂的外侧,遇到哪里有痛点,就在哪里多搓搓揉揉,这样就可以治疗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这4条经络上所连著的所有脏器的毛病。

这4条经络一路走过来,形成了表里相连的两组长长的经络,它们起于心中,在人的四肢绕了一圈后又将肾经推向了腹部,推到了胸。


那么又是哪条经络在胸中与心经相连呢?

这就是足太阴脾经。这时,有人会问,一个是少阴,一个是太阴,好像在阴阳上已不能做到平衡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会再说。


与膀胱经相连的肾经走到胸中后,就与手厥阴心包经相连,是阴经与阴经的相连,可它们一个叫少阴,一个叫厥阴,名字不一样,阴气的程度不一样,经络走到这里,好像与刚才在四肢绕了一圈的作用与关系不一样了,为什么呢?因为当经络一路走过来,走到肾经时已经很虚弱,所以一般不去按摩肾经,按多了就会泻气,这时,进入了腹部、胸部的经络需要休息一下,补充能量,然后换条经络继续出发,去进行下一次的四肢大循环,所以补气作用最强的丹田穴在腹部,而通过腹部的就是循环回来的、已经很疲劳的肾经、肝经和脾经。


通过腹部的还有一条经--足阳明胃经,它也是通过腹部的,但其走向与肾经、肝经、脾经的从下向上的运行方向不同,是从头穿胸、穿腹再走到脚的,胃经也需要在这里一次补充能量,促使向下的力量更加有力,加强脾胃的消化能力。


下一轮的四肢大循环,就从肾经传递给心包经开始,它是走在四肢内侧中间的一条经络,所以与它相连的是走在手臂外侧中间的手少阳三焦经,又与走在腿外侧中间的足少阳胆经相连,胆经则是与走在腿内侧中间的足厥阴肝经相连,这样就又形成了一组完全相连、互为表里的经络,最后又是将肝经推向小腹,推向胸中,去休息、补充能量,换一条线路继续前进。


最后一轮运行的4条经络是肝经在胸、肺传递出的手太阴肺经,具体的循环顺序是这样的: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


人的所有病都能在经络上找到

经过上面的论述,大家就会明白,其实这12条经络是分成了3组大经络,这3组大经络分别在四肢绕了一个大圆圈后又重新回到腹部、胸部,这样再去记忆就容易了。你只要分组去记,记住一组里的4条经络,记住这4条经络相连的脏器都叫什么名字,只要这4个脏器里的一个生病了,你就从这4条经络的源头,也就是从胸走向手的手臂内侧的经络上开始寻找痛点,慢慢地搓揉,或拍打或刮痧,去慢慢理顺它。这样治起病来不但效果好,而且不会留下后患,更不会复发。在人体内循环的3组大经络就已经很清楚了,而这3组大经络又是谁先谁后呢?


中医学是这样分的:

第1组:走在外侧,是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

第2组:走在内侧,是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

第3组:走在中间,是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

另外,用经络治病要选择好时辰。中医学认为人与宇宙是息息相关的统一整体,人体实际上是宇宙的一个缩影,自然界的一切变化(如白昼黑夜的交替)都与人的生命活动紧密相关。

在古代中国,人们把一天24小时分为12个时辰,而中医学则把每个时辰都与12条经络相对应,如下表。

第一组:

时辰 时间 经络

寅 3:00~5:00 肺经

卯 5:00~7:00 大肠经

辰 7:00~9:00 胃经

巳 9:00~11:00 脾经

第二组:

时辰 时间 经络

午 11:00~13:00 心经

未 13:00~15:00 小肠经

申 15:00~17:00 膀胱经

酉 17:00~19:00 肾经

第三组:

时辰 时间 经络

戌 19:00~21:00 心包经

亥 21:00~23:00 三焦经

子 23:00~1:00 胆经

丑 1:00~3:00 肝经

那么,这12个时辰与12条经络相对应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气血迎时而至为盛,气血过时而去为衰,泻时乘其盛,补则随其去,逢时为升,过时为阖」,原来这12条经络是按时间的顺序,就如潮汐一样,流动到哪儿,哪条经络就「涨潮」了,这时这条经络里的气血最为旺盛。所以很多医家喜欢在特定的时辰,去疏通在这个时辰气血最旺盛的经络,或在此时辰服下调理该脏器的药物,这样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是经络、脏腑,时辰的关系。

我们已将这12条经络分成了3个大组,这样,用时辰来防病治病就变得简单了。

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出现不适,最好在早晨或上午按摩与治疗。

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出现不适,最好在中午或下午按摩与治疗。

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出现不适,最好在晚上按摩与治疗。

就拿一个胃不好的人为例。可以在早晨醒来后,或是上午的时候,先在手臂外侧的肺经、大肠经上找痛点,然后再到腿上的胃经、脾经找痛点,依次慢慢地搓揉。关注:中医培训。

颈肩酸痛、腰不好的人,可以在中午或下午的时候,先在手臂内侧的心经、小肠经上寻找痛点,慢慢地搓揉,然后再到你疼痛的颈子、腰处进行按摩疏通。

肝脏不好的人,最好是在晚上,先在手臂中间的心包经、三焦经寻找痛点,进行搓揉、疏通,然后再到腿外侧的胆经和腿内侧的肝经上寻找疼痛、不通的地方进行按摩。

身体好、气血足的人,在疏通经络时手法可以稍重些,对疼痛、瘀堵的部位可用拍打或刮痧的方法。而身体弱、气血亏的人,在疏理经络时就不用太着急,按摩的力度要轻一些,选的穴位与痛点也要少一点,最好选择每一组经络的前两条经络(手臂上的经络)进行按摩,排在最后的经络(肾经、肝经、脾经)都尽量少去碰它们。

弄懂了这些,你就可以在补气血、去寒湿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根据不同季节和时辰,有针对性去疏通瘀堵的经络。请关注公众号针灸刮痧拔罐刺血 ,各种中医绝技都在这里。只要运用得当,相信每一个人都能将神奇的经络运用自如,为你自己和亲人的健康保驾护航。关注微信 中推培训平台 看视频

最后要补充一下,就是前面所提到的「丹田」,它如同人体内部的核反应堆,能量极大。我国自古的各种武术中,都会提到「丹田」。当修炼到一定的程度后,丹田部位会形成一股热气流,聚之有形,散则无形,它会在人体前后的正中在线的任、督二脉上运行,前面的为任脉,后面的为督脉。

当气流在任督二脉运行一周后称为「小周天」,这个小周天走在人体正面的是任脉,对全身的阴经有总揽的作用。任脉所经过的丹田,是男子贮藏精气,女子维系胞宫的地方,又称为「生气之源」;而起于身体后正中线的督脉中的「督」字,有「督促」的作用,又因督脉循行于脊髓里,直接连结脊髓、脑,所以与人的精神、意志、思维有很大的关联。任督二脉同时与全身的各个脏器相通,当真气充足时,这些五脏六腑就都可以直接得到滋润。

任、督二脉的功能就是中医学所说的「肾」的功能。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又认为胞胎的形成始于肾,因此有「未有此身先有两肾,故肾为脏腑之本,十二经之根」的说法。肾的功能有:主精,主生殖,主命门火,能温照全身,主骨,主髓,主生血,主水,主纳气等。


上一篇 王兵老师
上一篇 祛瘀生新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139143号-5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com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