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真的是“写”+“作”吗?
把公文写作当成“在校式写作”,当成“写文章““耍笔杆”“作秀”,是走入了认识误区。
当秘书变成“写”的高手,形式主义自然泛滥,秘书也实质性淡出领导法眼了。
当干部变成“写”的高手,官僚主义自然泛滥,针对该干部的非议必暗流涌动。
所以,职场里的"写作",绝对不是"写",也不是"作",而是“预判+明理+成章+控事”。
”成章“,不只是写成文章,更是构建成章法——您团队的核心竞争力:逻辑思维运用能力!
国务院国资委前主任、党委书记李荣融在其管理名著《遵循规律办企业》里写道:“管理的本质不在管,而在理”,说的就是这个。
公文写作的本质是职场写作、管理写作、工程写作,
是用文案、图案、方案,表达经营问题、管理对策、技术精要、岗位事项,
追求“入眼受重视,落地有实效”,才是公文写作的终极目标。
在传统课纲、一般课纲里看到的“5W2H”“版头版记”“上中下行文”“篇幅与脉络”“主旨与提纲”“术语应用”“数据图表”“三段式结构”“中心和基本点”“把握领导意图”“字词推敲”“资料收集”“落款与签发”等很专业写作词汇,在王老师新课纲里,是渗透在大量(一天至少100人次)的案例互动之中,让学员自然而然领会掌握。
摒弃“讲道理”“讲条款”“讲技巧”式公文写作授课方法,采用“职场表达力+工科执行力+结构化思维+企业管理行为”原创的全新课程,让学员脑中清晰,学后能用。
一种更加规范、灵活、实用、让学员欢呼、学后就能用的公文写作授课手法,听后才有感觉!
这一切,都是为“速用最佳套路,达成干事目的”服务的!
王致诚老师2019版新课纲的特点
1.本课纲融合案例、视频、口诀、竞赛、互动为一体,快节奏产生百人次互动,超脱传统公文写作课的“文书”味儿,彻底摆脱传统公文写作课固有的枯燥乏味、学员听着欲睡的困境。
2.本课纲聚焦法定公文(国家标准中发红头文件的15个文种),不与总结、演讲、调研等通用公文混淆,避免了实际工作中的认知混乱;但如应客户需求,可增加总结、邮件、微信等写作速训内容。
3.本课纲案例融入中央文风改革与重要讲话、《申论》评卷标准、国资改革、商业运作、项目管理等,并结合客户单位实际进行针对性案例开发,是党政工技商管融合型课纲,高度契合央企国企的管理需求。
注意:老师是制造业工程师(生产设备技术管理)出身的文案创作者、方案策划人、职业化行为研究者。
新旧版本PPT对比:
【前者是百度里能搜到的应用文概念,后者是简讲概念后对专业能力进行训练。】
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 机要标准
【第一部分含有前两个版本(同市场上常用公文写作课纲)中涉及到的公文的主旨、结构、材料,行文、密级、紧急程度,标点、术语、版面、边距等格式要素,是用国家制度化语言讲解,更新更权威。】
悬疑:公文错漏试探
公文写作能力提升的意义和紧迫性
1.法定公文分类(15种):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
2.通用公文再认知
3.企业公文再认知
4.规章制度再认知
二、解读《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版)
1.新条例涉及的公文主要概念
案例:某央企标准公文深度解析
第二部分 重点训练
【第二部分是最常用的三种公文。仅用1页PPT讲解1个文种的基本要素(含定义、分类、特点、适用范围),重讲结构布局、难点辨析,80%时间用于案例精解和实操训练。】
专题:请示的执行力-请示如何获得批准?
专题:报告的影响力——报告如何获取上级重视?
专题:函的促进力——函如何有效促成合作?
第三部分 基本掌握
【第二、三部分内容中含有前一般版本中的三段式结构、连贯式结构,纵横关系、总分关系,MECE原则、5W2H原则等,渗透在案例和训练题中。这些原则、要领不作为理论大篇幅讲解,比以往讲法更加生动、实用。】
专题:通知——促进别人积极响应、一看就行动的通知,才是有效通知
专题:通报——要么警醒,要么激动,不然,通报就是“街头小广告”
专题:纪要——你的纪要经得起巡视巡察么?领导话里的“度”把握好了么?
视频互动:识别新闻报道中的公文种类和错误
专题:通告——不只是告知,还要别人“听话”?注意,不是公告哦?
专题:批复——如何巧妙否定请示?如何批得人心服口服?
第四部分 实战训练
【所有案例、训练中逐渐揭示公文写作常见的一百多种错误,从篇幅、结构、格式、用词、标点等方方面面修正。错漏得以防治,必成优秀公文。】
序言:公告之误
——公文写作水平到底有多大影响?
一、专题训练:如何拟好公文标题
训练:法定公文标题的常见不规范现象
训练:标题错漏问题分析与解读
二、专题训练:如何引用法规或其它公文
训练:引用表述选择与错误辨析
特别案例:案例错误的蹊跷
三、综合训练
训练:改错题-请示
训练:改错题-通报
训练:改错题-通知
四、修炼之道
胡乔木的党内写作修养之道
文风改革与秘书(公务员、一般干部)素养
笔法修炼:致诚六大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