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迎教授在特纳勋爵《债务与魔鬼》读书会上发言时指出,宏观货币政策对过度债务的形成有很大影响,人类历史上的大危机都是由通货膨胀造成的,不能把“政府印发钞票”这个魔鬼轻易放出来,否则可能后患无穷。为了防止未来陷入新的危机,需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 债务危机从哪里来? 张维迎认为,特纳的书里对危机成因的分析有很多精彩之处。特纳特别详细地分析了现代银行制度、金融体系必然导致债务的不断持续扩展,形成所谓债
特纳勋爵的这本书《债务和魔鬼:货币、信贷和全球金融体系重建》一开始就给我们抛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为什么这次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复苏如此艰难、如此漫长。其实,我愿意给他一个很简单的答案,就是因为这一次病得太重,病得时间太长,所以不可能很快就完全恢复。我从他的书中分享了好多精彩的观点,但是读他的书之后,我也有一些跟他不同的观点。 一、债务危机从哪里来? 特纳教授重点关注怎么走出危机,但我觉得他的书
我的企业理论四书横跨30年写成(《企业家》、《理解公司》、《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世纪文景出版)。其中《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大部分人不会看,因为它比较技术性,有的内容是给研究生写的,另外三本我想大部分人都可以看明白。四本书讲一个问题,就是一个以企业家为中心的企业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 我今天谈公司治理的理论误区,我想从批判、批评的角度来谈谈。这个理论误区是什么?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张维迎1月22日参加腾讯财经在瑞士达沃斯举办的晚宴中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担忧。 他在这场晚宴中发表了一场主题讲话,分享了对于中国企业主群体们的多个现象观察。一起参会的还有中国股市奠基人、曾担任中投公司总经理、现为清华大学教师的高西庆先生,Uber亚洲业务主席Alexander,广州药业集团董事长李楚源,前世界银行国际金融中心CEO蔡金勇等。 张维迎对中国经济常会发出尖锐犀
本文由本刊见习记者李佳根据张维迎2015年9月19日在“创业时代:资本与企业家”论坛上的演讲整理。企业家与资本的关系,是我过去30多年研究的主题。我在1984年发表了一篇关于企业家的文章,后来与盛斌合作写成《企业家》一书,到现在,我始终没有离开那篇文章和那本书所设定的主题。下面我谈六个观点。第一个观点,企业家是市场的主体企业家是市场的主体,无论是资源配置,还是技术进步,都来自企业家精神的发挥和应用
【按】“资本主义确立了私有财产制度,我们认为私有财产是万恶之源,私有财产使人变得自私。其实亚里士多德在2000多年前就讲到,一个社会没有私有财产,人就不会有慈善之心。”9月9日,著名学者资中筠携《财富的责任与资本主义演变》在金融博物馆举行首发式,并与北京大学张维迎教授、阿拉善生态协会会长任志强先生展开对话,探讨美国公益事业百年来的发展及其对中国公益事业发展的启示。腾讯思享会现场报道。张维迎认为在市
【财经网讯】“‘一带一路’如果没有真正改革的话,就变成像搞计划经济一样,这是不会成功的。为什么呢?一个国家内可以搞计划经济,不可能全世界搞计划经济。”3月27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金光经济学讲席教授张维迎在2015博鳌亚洲论坛“印度经济:重启改革议程”分论坛上如此表示。 以下为张维迎发言实录: 主持人 田薇:很有意思的组合。请张维迎教授讲讲,因为您是来自于中国的嘉宾,您怎么看待现在的“一带一路
改革就是在边际上不断地磨,得寸进尺地不断地往前拱。我们现在有一种思路认为,改革必须从一个整体的顶层设计来解决问题,这是不现实的。最高领导人的脑子里会有一个大致的想法,但是你不要指望操作当中有一个完整的设计,这是不可能的。凤凰周刊:很多人在谈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您怎么看这个所谓深水区?张维迎:深水区无非是指改革比较难了,够不着石头了,阻力更大了,包括既得利益者的阻力在增加等等。但是,好多所谓的
很多企业一开始并没有什么伟大目标,可能仅仅是因为偶尔一次机会赚到了钱,就成功了。但是,创业的成功并不能保证企业能实现持续的发展和成功。一个企业要由创业企业走向真正有持续生存能力、成长型的企业,职业化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在现实中,职业化的管理经常和家族化的管理相对应。从定义来讲,职业化的管理与家族管理并不对立。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它们是对立的。因为当家族的血统关系渗透于企业的管理时,企业内部的规
企业是人与人之间为合作而设立的组织。无论企业家、经理人、投资者、雇员,他们之所以愿意合作,是因为与单独从事经济活动相比,合作是一个更优的选择。人们从企业得到的收益可以是工资、奖金、股息等货币形态的收入,也可以是心理满足、社会声望等非货币形态的收益,它们的总和一定大于每个人单干时得到的效果。也就是说,企业是使“1+1>2”这个表达式能够成立的组织。公司治理结构可以理解为企业参与者之间的一组合约,它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