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先生在博客中写道:爱一个人,就是心疼一个人。爱的深了,潜在的父性或母性必然会参加进来。只是迷恋,并不心疼,这样的爱还只停留在感官上,没有深入到心窝里,往往不能持久。 一切真爱都是美的、善的,超越于是非和道德的评判。在爱情中,最重要的品质是:真诚,信任,包容。爱一个人的最好的方式是:把她(他)当作独立的个人尊重她(他),把她(他)当作最亲的亲人心疼她(他)。爱情与良心的冲突只存在于一颗善良的
周国平与济群法师,一位是研究西方哲学的哲人,一位是致力于佛法弘扬的高僧,两位神交已久的智者,围绕现代人的生存、生活、生命,展开一场自由精彩的跨界对话。他们所谈论的内容既是哲学关注的,也是佛法要解决的,更是现实人生回避不了的问题。 身体周刊记者 罗燕倩 从小,人们被送去学校,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世间的学问,取得谋生的方法。但无论学位有多高,人生还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烦恼并不因学识的增长而减少。
2015年11月,北京刚下过一场雪。 《对话·人生》之旅。 问:作为几乎一辈子都在研究和探讨人生活法的哲学家、作家,您如何评价您自己的人生? 答:其实一个人说自己是最难的。我的人生没有一个很明确的规划。其中有一个原因,可能是我们那个时代造成的。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正是文革期间,我们不可能给自己做规划。另一个原因是,我确实没有一个很理性的人生目标。我只知道我的这辈子应该是做一个有点学问的人,有点思想的
人有灵魂生活和肉身生活。灵魂生活也是人生最真实的组成部分。理想便是灵魂生活的寄托。所以,就处世来说,如果世道重实利而轻理想,理想主义会显得不合时宜;就做人来说,只要一个人看重灵魂生活,理想主义对他便永远不会过时。 (一) 据说,一个人如果在14岁时不是理想主义者,他一定庸俗得可怕;如果在40岁时仍是理想主义者,又未免幼稚得可笑。 我们或许可以引申说,一个民族如果全体都陷入某种理想主义的狂热,当然
在世上的一切东西中,好像只有幸福是人人都想要的。如果你去问人们想不想结婚、生孩子,或者想不想上大学、经商、出国,肯定会得到不同的回答。可是,如果你问人们想不想幸福,大概没有人会拒绝。 而且,有些人之所以不想生孩子或经商等,原因正在于他们认为这些东西并不能使他们幸福,想要这些东西的人则认为它们能够带来幸福,或至少是获得幸福的手段之一。也就是说,在相异的选择背后似乎藏着相同的动机,即都是为了幸福。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