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应该学些什么宗教智慧?
企业家应该学习些什么宗教智慧?
现在思八达的智慧课程独占培训市场鳌头,虽然它的智慧很肤浅、很片面、很愚昧,甚至不能说是智慧,只能说是一些话术和权术而已,但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开头。就智慧培训来讲,秒哥被称为开山鼻祖当之无愧,至少是他把企业家带到了智慧这座山下。
宗教文化浩瀚几千年,宗教经典堆积如山,宗教智慧无处不在,那企业家到底应该学习些什么宗教智慧了?
其实简单来说,企业家要能把握以下几点宗教的根本智慧就不得了了:
一、对天(个人信仰)
中国企业家作为最先富裕起来的一群人,在得到物质的极度满足甚至厌倦之后,接下来他们理所当然更有理由和动力去追求个人的自我实现——精神需求。
人定胜天,这可以作为一个激励用语,但如果你真的认为人定胜天,那就大错特错了;在获得金钱满足之后的企业家,他们已经开始怀疑金钱至上(神)的信仰,因为有钱并不一定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尤其我们身体疾病和精神痛苦。要如何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信仰?
我们要是完全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思想,那是很愚昧的,在宇宙中,你和你的思想最多只是微尘一粒!
那还是简单的相信某个宗教或者某个智者吗?当然也不是,否则,那就变成了愚蠢的迷信。
佛陀说众生皆佛,众生皆有如来智慧,耶稣说我是真理、道路,信我者得救,人类只有找到自己与生俱来的智慧,才是找到了真正的信仰,任何你从哪里得来的东西都是片面和错误的。
简单来说,人就是要知道一些终极问题:我是谁?谁在主宰我?我能做些什么?我不能做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但这些问题都只能靠自己去悟,我无法直接给你答案,不是我不愿意给,是无法给。
二、对人(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最难的就是反省自己,耶稣说人们可以看到别人眼中的毫毛,却看不到自己眼中的横木!曾子说“吾一日三反吾身”,你多久反省一次自己?我的经验是绝大部分人从不反省自己(包括原来的我自己)!企业家们一般都是一群自信心很强的人,更会因为过去的成功而养成一种目中无人以及凡事只追究别人责任的习惯,这是很危险的,比如富士康的跳楼事件,郭大人到了10几跳之后才开始反省自己,然后才开始调整工资,虽然最终控制了局势,但这样的风险和损失未免太大了点,同样也会给自己心中种下悔恨的痛果。
佛教说我是一切的根源,凡事只要从你自己身上去寻找原因,一定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这其实是个很深的智慧,我们往往怨天尤人,只因为我们觉得自己很委屈和无奈,而一旦你能凡事反求诸己,你可以很快找到一条解决之道:我改变不了别人,但我可以改变自己!可以这么说,一个悟到这个智慧的人,才是一个真正自由的人,否则你永远活在复杂而痛苦的人际关系当中。
三、对事(凡事有因果)
凡事有因果,凡人重果,圣人重因,其实也就是一个简单的逻辑智慧,是最低级的智慧,但很搞笑的是很多人有很好的思维能力,但却没有一点逻辑能力。果往往体现在外,也往往后来才出现,人类习惯性地去关注结果而忽略原因,更加不愿意去探求根源,所以各种方法、权术、伎俩被人类用到极致,秒哥的“有效果比有道理更有用”谬论竟然能获得绝大部分人的认同。
除了老天之外,绝大部分事情都是有原因的,比如一个企业招不到或留不住员工,很多老板想尽了各种办法去招工或留住员工,但最终却未能如愿以偿;一个懂得因果逻辑智慧的人,他会开始去寻找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是工资低?环境不好?企业文化不好?工作强度大?还是什么原因,只要找出真正的原因,问题的彻底解决也就根本不是问题了。当一个企业的问题都得到最终解决了,这个企业也就自然基业长青了。
四、对物(放下欲望)
这对于企业家来讲最容易了,因为他们最有钱,但往往最容易的变成最难的,因为在一个富人的背后基本上都是个穷人,不仅他的过去很穷,他现在的内心深处也很穷,他穷的不是金钱,他穷的是他的欲望,而欲望是无止境的,无论你拥有多少,你还是会觉得不够!的确物质的贫穷留给我们的痛苦印象太深刻了。
金钱本来作为一个交流工具——人们日常物质需要交换的一个媒介,但却承担了更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成功、权力、自信、快乐、幸福、友谊、爱情、婚姻等,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人们对于金钱的如此着迷、依赖、盲目和恐惧呢?
放下欲望,很多人会认为就是抛弃物质和金钱,其实这是一种逻辑的错误,因为欲望是内心愚昧的渴求,而不是物质的得与失,放下欲望关键是放下自己内心的执着,或者不能说是放下,放下是你悟到欲望的愚蠢之后自然结果,你不需要刻意去放下,你只需要去觉知自己每个欲望背后的愚蠢,你自然也就放下了。
五、对己(身心修炼)
中国企业家在经历了一场又一场撕心裂肺的竞争之后,留下来的人终于可以暂时喘一口气了,他们不仅疾病缠身,而且伴有严重的压力与失眠等心理问题,甚至有些企业家已经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可是绝对的真理啊!如果你连身体的健康甚至生命都没有了,你还谈什么企业,还谈什么人生啊?难道你真的要为你的企业弃身舍命吗?你的人生真的就只有企业这个摇篮吗?
虽然有些企业家会开始关注甚至开始养生了,但养生同样存在一些误区,古人告诫我们:下士之人养生在于养身(营养、饮食、保健、医疗),中士之人养生在于养气(气功、太极、瑜伽),上士之人养生在于养心(心灵、智慧成长)。事实也就告诉我们:很多的癌症患者,由于放下了一切思想包袱,癌症反而不治而愈!这样的案例已经数不胜数了。
至于心灵成长,这是一个很泛滥的词,谁都认识它,熟悉它,但很少人知道心灵成长到底是这么回事,到底应该怎样成长,包括那些在使用这个词的所谓老师或者大师。
其实说穿了,心灵成长就是潜意识的成长和意识成长,潜意识的成长就是潜意识的意识化——领悟,意识的成长就是觉察能力的成长,这种能力的成长最终可以让我们达到性格的修炼。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是中国人对性格的一个普遍了解,在这种把性格看成本性(遗传性、基因性)及宿命论的消极观念下,很多人对性格的认知出现了错误,也就丧失了对性格进行了解和成长主动性;这一点甚至到了心理学也无能为力。
目前为止,包括西方心理学在内的任何科学都无法解决思想的矛盾和潜意识的自动化问题,唯有禅修才有可能解决人类这一终极问题
陈锦华老師
知名華人演講家、暢銷書《心灵动力》作者
博客:https://blog.sina.com.cn/chenjinhua01
陈锦华最新培训视频: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TA1NDIyMDQ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