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就怕“认真”二字
褚橙自己还没吃过,但早有耳闻。在互联网时代,褚橙是典型的爆款。给我们最初直观的体会就是励志和互联网的风口,甚至觉得是互联网的浪潮成全了褚橙的大红大紫。看完了黄铁鹰编著的《褚橙你也学不会》,让人不得不重新认识褚橙。为什么叫“你也学不会”,因为黄铁鹰曾经写了本红遍管理界的书《海底捞你学不会》。大概这本书有点借势《海底捞你学不会》之意。
这本书强调一个最为简单的道理,褚橙是种出来的而不是炒出来的。在当今讲究风口的年代,尤其是李克强提出互联网+的概念后,好像创业不提互联网,不提APP,不说说平台,不讲讲风投,都不大好意思说创业。表面上看,褚橙的迅速走红无疑是给这个疯狂的世界最好的注释,给了无论是炒作成功学还是炒作概念的一个极好的案例。但我们往往只看到了成功者的无限风光,却忽视了在通向成功途中背后的艰辛和磨难。如果从励志方面来看,褚橙无疑是当今最为励志的,其主人公褚时健在75岁的高龄,从人生的低谷再次登上了又一座高峰,成为当之无愧的冰橙大王,而且还有王石一干知名企业家为其背书。不管我们吃褚橙的时候,是否能激发内心深处的浩然动力,但不可否认的是,褚橙的味道真的比一般的橙子味道要好。问过好几个人都说如此,本书中也给了大量的对比实验数据。之所以褚橙能在国内甚至国际上的同类水果中一枝独秀,离不开褚时健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更离不开一种类似于信仰或宗教式的认真。
中国虽然有几千年的农业传统,但农业是典型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及其落后,认真很难言及,记得小时候农村卖油菜籽,很多农户会往菜籽里面参杂沙子。这几十年快速发展,农业也不例外,逐步机械化了,可是认真的态度并没有多少改观。农产品的品质江河日下,瘦肉精、地沟油、塑化剂等等“现代化”的造假让人触目惊心,有时想想,吃到放心安全的食品简直成了一种奢望。用王石的话说,褚时健种植冰糖橙简直就是“精算师”。无论是土壤配置、用水、剪枝等基本上都靠数字说话。这些数字全部是在多年的实践中不断完善总结的。认真是需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褚时健亲自用水去拿捏鸡粪的质量,完全超出了我们常人的想象。虽然对于曾经的烟草大王来说,种橙子算是个全新的开始,但他用认真,让自己成为了这方面不折不扣的行家里手。恰恰是这种持之以恒的认真,让褚橙无论是在产量还是质量上都远远超出同类品种。不可否认褚时健的特殊经历让褚橙多了几分宣传的亮点,也不可忽视互联网的浪潮让褚橙找到了一条更好的营销渠道和宣传的捷径。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多么高明的宣传和营销,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产品作为支撑,只能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与其说是本来生活网成就了褚橙的火爆,不如说是褚橙让本来生活网找到了最好的突破口。“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橙)”,这个精神可以理解为褚时健在人生大起大落中不畏艰辛,亦可理解为他极其认真的产品精神。这种认真在他早年的经历,无论是酿酒还是制糖,甚至带领红塔集团成为行业先锋,都一览无余。
去年在台湾,每天最为享受的就是品尝各种水果,同样是苹果比内地的要好吃很多。褚橙中所体现的认真,在台湾的农业种植中并不算新鲜事,比如香蕉都会套上一个袋子。但这种认真劲在大陆算是罕见了,所以在《褚橙你也学不会》中,很多人都对褚时健的认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最近,工业4.0无疑又是一个热炒的概念。德国在这方面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标杆,而究其精髓,大概就是那种一丝不苟的认真了。胡适多年前就写了一篇文章《差不多先生》,就批评了中国人不够认真的做事风格,时至今日,如果我们真要实现富民强国的梦想,很多事情如果还不够认真的话,那前途并不容乐观。在个人职业发展中,如果我们都有一点褚时健的认真劲,想做不出一点事情都很难,而这又恰恰在当今喧嚣的职场中最为缺乏的。
陈培松2015年6月12日于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