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培松,陈培松讲师,陈培松联系方式,陈培松培训师-【讲师网】
陈培松: 少林、少林
2016-01-20 3765

少林、少林

1982年的一部电影《少林寺》,不仅让李连杰迅速成为超级明星,更让少林寺家喻户晓,那是正义的代表,功夫的化身。也使得小的时候,时不时有想去少林寺练武的冲动,我们这代人有这种梦想的男人绝对不是少数。这些年河南去过很多次,一直很想去下少林寺看看,但又不愿意近距离走近这座儿时最为神圣的殿堂,生怕破坏了曾经那种带有崇拜性的神秘。人怕出名猪怕壮,随着少林寺的名声大增,关于他的是是非非就持续不断。现在笼罩在少林寺的也许不是那股神秘和正义,更多的是名利和诡异。

最近关于少林寺主持释永信的争议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官方的、民间、小道的、个人的都给出了种种证据或猜测。一个僧人能获得如此之高的议论,大概只有释永信一个人了。释永信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僧人,是得道高僧还是欺世盗名的流氓,没有充分证据前不作任何评价,就是有一些所谓的证据也没必要评价。究竟有没有释正义这个人,也懒的考证,毕竟这种人老是拿别人的私生活来说事,为人不齿。我好奇的是,一座寺庙一个僧人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多的议论。在我们常人眼里,寺庙、和尚都是极其简单的,是一种信仰或仪式的体现,正如我们的大学,最朴素的特点就是教书育人。但正如现在的大学一样,非议不断。为何如此,究其原因并不复杂,在商业化的浪潮中,寺庙和大学成了利益的争夺地,有利益自然就有斗争,有斗争就有非议。而斗争的最高形式就是政治斗争。

我们国家的宗教政策看起来很模糊,表面上鼓励宗教的自由发展,但内在的逻辑依然是党的领导下发展宗教。宗教的力量一旦迸发会产生难以控制的力量,这在许多有宗教信仰的国家早已体现。佛教在中国经过一千多年的跌宕起伏,信众颇多,从现在很多寺庙香火旺盛可见一斑。但宗教的信仰和主旋律自然很难和谐发展,谁对谁错自然没有标准,正如信仰无所谓对和错。卧榻之侧,且能容他人安睡。当然在新时代,肯定不能像早期那样对待牛鬼蛇神那样一棍子打倒,那就输送糖衣炮弹吧。少林寺不是名气大吗,那就给个五A景点吧。你不是香火旺么,那就收个100元的门票吧,一下子把佛门净地变成了香饽饽,各种与少林有关的商品应运而生,甚至还有个车的牌子叫“少林”。作为少林寺的主持,自然很有代表性,那也给个人大代表当当吧。出家人六根清净,但在名利的熏陶下,谁能真像柳下惠般坐怀不乱。即使真有得道高僧无视名利,但大多数身在其中和身在其外的人早就对少林寺这块肥肉垂涎三尺。

台湾的佛教香火旺盛,但走进任何一个寺庙,都是免费。每个僧人面色都极其淡然,香客进香捐赠绝对随意。甚至有的寺庙和尚与尼姑共处,因为这也是一种修行。既然出了家,就是在修行那。中国的佛教目前来看,香火也很旺,更准确的说是一种商业的旺。无论是少林寺还是九华山,你要进去肯定要掏门票,进去后只要你听从“高僧”的建议,你带多少钱都能烧掉。大名鼎鼎的法门寺,远远望去,不像寺庙,更像一个豪华的宫殿。塔尔寺算是比较有宗教味道的寺庙,但也收门票,围绕塔尔寺的小商小贩让你一出来就迅速跌落世俗。按照佛家说,行走世俗也算是种修行,那就在世俗中修行,何必打着佛的幌子呢?

几年前有次逛街,口渴。走进一个耶稣教堂,没有售票窗口,没有任何人阻拦,进去后饮水机的水任由自便,没有一个人干涉。里面的信徒门个个慈眉善目满面虔诚,只不过大都是老太太。也许在强大的政治意图中,唯有这帮老太太们的信仰没有太多的斗争。

下次去河南,少林寺到底去不去呢?少林、少林,纠结、纠结。

陈培松2015年8月8日于兰州

上一篇  蓝天白云
上一篇  云浮小记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139143号-5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com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