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车
最近有好几次,客户接送我用的是神州专车。相对单位的车或者出租车、黑车来说,感觉极其安全、方便、专业,服务态度也很好。他们的时间观念很强,说好的时间基本上没什么差池。单位的车,尤其是那些比较牛叉的单位,有的司机压根就没什么服务意识,站在旁边看着你提着重重的箱子,根本没有来帮你一把的意识。现在的出租车和黑车,服务态度也好不到哪去,车况很差,时间观念不强,更要命的是喜欢拼车,恨不得后备箱都装两个人。
哪里有客户需求,哪里就有竞争。出行,无疑是个巨大需求市场,而且相对垄断程度不高,这两年关于出行的竞争异常惨烈,我们熟悉的嘀嘀和快的烧钱大战,最终以二者合并收场。各种概念五花八门,快车、专车、租车、拼车等等。而神州专车的确给我们这种长期出差的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和我们熟悉的滴滴专车也有很大区别,车辆是公司统一购买的,不像滴滴专车很多车辆是私家车。司机也是统一招聘的,据说招聘条件还不算低,所以每位司机都很专业,服装统一,文明用语,服务态度极好,会提前和你确定上车时间和地点,上下车主动帮你拎箱提包。车的配置挺好,常见的是帕萨特,有的地方还有奥迪、宝马等,车子里面整洁干净。每辆车都配备了导航系统,估计也不大可能会绕路。前不久,到长沙机场,客户提前帮我订好了神州专车,但那天飞机晚点四个多小时,及时取消。等到了机场又重新订单,没几分钟,又一辆神州专车准时到达。乘坐这种车,感觉极其放松。无须提防什么,也不担心会说错话。有时乘坐客户的车,要管住自己的嘴巴,比如人家问你一天课酬多少,真要小心翼翼。
各种“车”的出现,无疑动了很多既得利益的奶酪,对当前的出租车行业也有很大的触动,比如各地出租车的营运牌照价格大幅度缩水。既然有利益纠葛,必然有争斗。上个月,武汉的出租车罢工抗议专车。不少地方政府对各种“车”的政策也比较模糊甚至带有抵抗色彩。在互联网大潮之下,一切都有可能,有的被改变,有的被颠覆。只要有客户需求的地方,总会有互联网的身影。服装、百货、电影、餐饮、旅游等等,都打上了深深的互联网烙印。城市越来越繁华的同时,交通也越来越拥堵,出行不便成了很多人心中的痛。前几年出趟门还真不容易,自己开车太堵,车位难找,公交车太挤,出租车又难打,如果路不方便,司机还会拒载。而随着种种“车”的出现,无疑极大缓解了这些痛点。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遇到反对的声音,亦属正常。但是潮流滚滚,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与其做一些无谓的抵抗,还不如用积极的心态接受和顺应。
一些以前习惯了政策红利的行业,的确要放放架子了。比如各种行政事业单位、垄断行业。有个行业不得不提,医疗。众所周知,现在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看病难、挂号难。我家门口,有个安医二附院。办公大楼豪华气派,都成了标志性建筑了。但服务态度极差,想挂个号更难,曾经好几次我早晨三点多跑过去排队挂号。也许是与时俱进吧,该医院也搞了网上和手机挂号。但这种号必须靠抢,以前帮爱人挂产检,半夜12点,开了两台电脑,才能幸运的抢到一个号。不知道怎么回事,现在连抢都很难抢到了。前几天朋友圈里有个微信公众号,叫“安徽医疗便民”,但点开“预约挂号”,一直是空白。照猫画虎,不一定真能画成虎。所以有关部门和行业,第一要尊重市场,愿意放权。第二互联网这种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公司去办吧。
陈培松2015年8月24日于淮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