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不能破产
黄金周期间,山东青岛由于天价虾事件,一时成为爆点。2015年10月4日,有网友爆料称,在青岛市乐凌路“善德活海鲜烧烤家常菜”吃饭时遇到宰客事件,该网友称点菜时已向老板确认过“海捕大虾”是38元一份,结果结账时变成是38元一只,一盘虾要价1500余元。随后又有河南网友爆料在山东日照一个餐馆吃饭由于少点了海鲜,结果被殴打。于是乎有网友评论,重金打造的“好客山东”形象顿时受损惨重。这两个事件属于极端,自然引起了高度关注。现实中,就拿旅游来说,在国内景点,被宰算是司空见惯了。比如,前两天我去石台牯牛降玩,在一个餐馆,点了一盘小河鱼,没有几条,要价60元。由于是假期,游客众多。吃饭住宿都很紧张,自然水涨船高,商家们这几天纷纷举起价格的屠刀。而这种中乱相,说白了,就是不够诚信。在当今社会,诚信无疑是个人成长的必备,商业发展的基石, 国家振兴的利器。
什么是诚信,度娘解释为“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诺千金。”我倒觉得,诚信不仅是道德范畴,更是法律应该明确规定的。诚信多了就是信用。试想一下,一个没有诚信的个人、企业甚至国家、民族,如何能够长远发展?拿个人来说,一个人最大的破产就是信用破产。还记得曾经的光伏大王、中国首富施正荣吧。当年在无锡尚德举步维艰面临破产重组的情况下,施正荣通过其他的关联公司从无锡尚德谋求个人利益。对于当年鼎力支持他的无锡有关部门亦是撒手不问。即使是一些当年和他一起创业的伙伴们,提到施正荣也是颇有微词。吴晓波总结施正荣大概再也难以东山再起了,因为他已经信用破产。说起东山再起的企业家,大家会想到褚时健、史玉柱和孙宏斌等人。而这些人之所以能重处江湖,甚至再次登上人生的巅峰,与他们的极其诚信密不可分。褚时健能承包果园,启动资金靠的是个人信用,而后来褚橙畅销,除了互联网的井喷和浓郁的励志气息,还是少不了个人的信用,所以才有王石、柳传志、黄铁鹰一干大佬为他背书。史玉柱再次发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归还当初所欠的尾款。孙宏斌在顺驰即将易手之前,把政府、合作伙伴、员工都做了妥善的安排。吴晓波在《大败局》顺驰的案例结尾中,就预测他极有可能东山再起,果不其然短短几年就强势回归,因为顺驰的资金链虽然断裂了,但是孙宏斌的个人信用依旧坚挺。
从企业角度来说,诚信本身就是商业交换的必备条件。翻看古今中外企业史,诚信未必能让一个企业经久不衰,但不诚信一定会让企业付出惨重代价。比如我们熟知的安然事件, 安然公司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商品和服务公司之一,名列《财富》杂志“美国500强”的第七名。然而,2001年12月2日,安然公司突然向纽约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该案成为美国历史上企业第二大破产案。严重挫伤了美国经济恢复的元气,重创了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信心。究其原因,极其简单,就是财务造假。比如曾经风光无二的蒙牛,过分的强调市场占有率和利润,忽视了最基本的商业原则——要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营养的乳制品。在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依然遮遮掩掩,甚至想用民族大旗来掩饰自己的一个个不诚信的错误。最终蒙牛被中粮收编,创始人牛根生亦黯然离场,大概他也难有出头之日了。令人惋惜的是,在中国商业环境中,“诚信”二字依然没有得到众多企业的认可、拥护和执行,虽然在很多企业的的墙上都赫然贴着“诚信”。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强调了后八个字“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但作为一个政府更应该率先诚信。只有政府诚信了,才能营造一个诚信的社会环境。还是说说黄金周,看新闻说今年海外游颇为热门,最热门的是日本和韩国。韩国热很好理解,一方面中国这几年受韩文化影响很大,另一方面最近中韩关系算是蜜月期。但日本热让有些狭隘的民族主义者颇为愤怒,说我们忘记了曾经的奇耻大辱,甚至公然骂去日本的游客为汉奸。这种骂声颇为可笑,人家想去哪玩是他自己的事情。但有一点无疑值得我们反思,去过日本的人大概都会感觉的小日本生产的东西真的是货真价实。即使在机场吃个面条,也不会像在中国的各个机场那样贵的离谱。
陈培松2015年10月8日于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