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培松,陈培松讲师,陈培松联系方式,陈培松培训师-【讲师网】
陈培松: 看不懂的房价
2016-03-17 1142

看不懂的房价

对于经济,只是略懂常识;对于市场,一直很关注;对于国情,是地道的中国人。试图通过各种知识或渠道解释中国的一些经济现象和市场领域,却往往百思不得其解。中国的股市已经超过了我们常人的智商,索性只是默默的关注。一天,某基金大佬老夏遇见了一个大胸美女。老夏:“我给你一百万,你给我摸下胸,好不?”美女立马脱下了衣服。十分钟后……美女:“你怎么不摸”?老夏:“我没钱。”这也许就是目前投资股市的最高境界---看为上策。当然,股市对老百姓的影响并不太重要,可以理解为是有钱且有闲人的游戏。老百姓关注最多的当然是衣食住行,而中国的房地产着实让人更为费解。即使是各种有令人眩目的头衔或者浸淫房地产多年的大佬,大概都很难预判房价再过一年会呈现什么局面。各种嘈杂的声音更是让房地产多了几分喧闹。

中国这些年一直涨涨不休的大概只有房价了,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房价涨的过快,令一般老百姓尤其是还没买房子的老百姓很是不爽。不爽的人多了,自然引起高层关注。高层一关注,各种“国五条”、“国八条”应运而生,五花八门的调控政策令人目不暇接。但一直看不懂的是,很多时候国家一调控,房价总会变着戏法又蹭蹭的涨了。也许民怨真的太大了,大概是三年前,国家层面终于出重手了,各种限购政策纷纷出台,提高首付比例、提高贷款利息、征收更高的房产税。新一届政府看来真的是替老百姓着想了。客观的说,的确有点效果。房价相对比较稳定。本来就这么稳定下去,亦属于市场常态。无奈现在房地产公司太多,开发的房子远远超过市场需求,出现了传说的库存,我一直很怀疑这种观点。去年下半年,一场名为去库存的松绑文件相继出台,降低首付比例,放松限购政策等等。看起来这些政策对想买房子的人尤其是刚需是大大的好事,但很快就呈现令人错愕的局面——房价疯涨。北京、上海、深圳首当其冲,二线城市不甘落伍。即使在合肥,也以每天涨一千的架势狂奔而去。

对于购房者来说,有个铁一样的购买定律,就是买涨不买跌。于是出现了多年不见的抢购狂潮。在我身边,就有好几个朋友,一下子买了两套。在股市疲软、实体经济下滑、理财产品被扭曲的大背景下,看着疯涨的房价,终于找到了一个看起来奇妙无比的投资渠道。好歹房子是切切实实的真实存在,心里总踏实了很多。可怜的是有刚需的老百姓,本来以为终于可以买房子了,没想到稍微算下,国家层面那点优惠抵不上疯涨的零头。继续等吧,不知道涨的什么时候。出手吧,感觉又吃了个闷头亏。在犹豫中,房价继续疯涨,于是更加纠结。开心的是已经出手的购房者、房地产公司,肯定少不了背后的政府。两会期间,总理在谈的房价的时候,笑的极其灿烂和乐观。就连前段时间在大街上苦苦哀求路人看房的房产中介也扬眉吐气了,仿佛成了万人求的领导。昨天房产中介打我电话,问我“买不买房子,不买还会涨,再不买就买不到这个价了”,我说我已经买过了,然后中介停了几秒钟,又说“那你房子卖不卖?现在房价这么高,不卖就卖不到这个价了!”我感觉中介也挺实在的,就对他说,其实我是穷人,然后他又沉默了几秒,说“明天我们这里开盘,带上被子连夜来帮人排队,一晚两百!”

看不懂的东西,最好的解释就是这玩意已经扭曲变态,不按常理出牌了。说中国的房地产一直在扭曲发展,估计没有多少人会否认。作为一个行业或市场,总得有规律可循,但最牛叉的经济学者也找不出其中的气门。我等老百姓更是一头雾水。不过高手在民间,有段子总结的好。过去3年里,我们把美利坚曾经奏效的救世良方挨个体验了一遍:1: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刺激需求;2:马歇尔计划的一带一路;3:克林顿的互联网加万众创新;4:弗里德曼的货币供给理论;5:里根的供给侧改革,哦还有熔断制;最后又回到我们熟悉的房地产拉动经济上,不过这次不带院子不要围墙了...

前两年创业和创新成为每个有梦想的人嘴边离不开的话题,在房价大涨后忽然间这种激情就像高潮后的落寞。话说老张十年前狠狠心三十万卖掉蜀山区一百平方的房子,开始创业。历经一番市场风雨,事业小成,净赚200万。孩子要上学,要买学区房。购得原来位置同样面积一套,付款200万。尼玛,明明投资房子可以致富,偏偏要装逼创业。

陈培松2013年3月17日于南昌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139143号-5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com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