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旅途——临潼
断断续续来了西安几次,路过或短住,并没有太深入去了解。这次来西安住在西安工程技师学院,竟然在长安区,从火车站打车过去司机要了140元。两天课程结束后,有一天时间,便盘算去兵马俑看看,毕竟在心头萦绕已久。兵马俑在临潼,原来属于渭南,现在已经划给西安,附近还有骊山和华清池,都是久闻大名的历史文化景点。11月6号,起了个大早,先赶往火车站,前前后后花了将近两个小时。到了火车站,看有有几个穿制服的吆喝着去兵马俑,是来回的票。买过后才知道他们还要去骊山、华清池,而且极其不规范。于是退了票,乘坐旅游专线306前往。售票员给我们介绍了合理的旅游线路,先看华清池,再观兵马俑。这两个都是五A旅游景点。
没多久就到了临潼,一个大大的门楼树立在马路上,一会儿到了华清池,门票110元。华清池又名华清宫,周、秦、汉、隋、唐历代帝王在此营建离宫别院,当然最为我们熟知的是唐明皇和杨玉环的缠绵悱恻的爱情以及贵妃出浴的遐思妙想。进入大门,一座座阁楼和亭子依山傍水。第一眼看到的是是长生殿,气派巍峨,但里面没开放,据说主要是每年4月至10月演出“长恨歌”所用。自己四处乱看很难明白什么,于是跟了一个旅游团听导游讲解。先后给我们介绍了贵妃池、海棠汤、莲花汤、星辰汤、尚食汤、太子汤等唐人泡温泉的地方,当然每个池都有些故事。这里是个天然的温泉,据测算,有27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难怪贵妃皮肤如此圆滑。在贵妃入浴雕塑旁边,有温泉喷射出来供游人洗手洗脸,虽是初冬,但泉水温热,洗手洗脸轻柔爽滑。在此游览,始终给人一种女人的阴柔,软绵绵的,如入温柔之乡,无论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千古爱情,细水长流的温暖泉水,几株满载历史的古树,或是蜿蜒曲折的小路,玲珑小巧的亭子,郁郁葱葱的骊山,让一切的雄心壮志都软化了。还有一处西安事变的发生地——五间厅。据说当时枪声响起的时候,蒋介石连牙套都没带,仓皇望后山逃去。想着他慌不择路的样子,亦增添了几分乐趣,事变的结局更增加了和平的色彩。
从华清池到兵马俑,三元钱的路费就到了。吃了份羊肉汤和忘记了叫什么的面条,勉强哄饱肚子。门票150元,售票厅门口有不少导游,导游费90元,我还是蹭免费导游吧。我们熟知的兵马俑完整叫“秦始皇帝陵博物馆”,包括兵马俑博物馆和秦始皇帝陵,时间关系只能去兵马俑了。首先去青铜器展览馆,里面成列了两辆青铜马车,号称“青铜之冠”。一辆是将军乘坐,一辆皇帝御用。都是四马拉动,每匹马形态各异,表情丰富,马尾巴一律扎起来。马车里面学问众多,比如皇帝乘坐的马车盖子像个乌龟壳,表示长寿百年。里面人太多,只好随团出来。然后来到一号坑,进入之前,这么多年无论是教科书或是道听途说,对兵马俑或多或少有些了解,也做了很多的遐想。但是进去后,面对两个足球场般大小,一排排整齐的兵马俑,亦有几排东倒西歪,仍然让我内心澎湃激动不已。两千年前工匠的精妙手艺,秦始皇舍我其谁的魄力,大秦帝国金戈铁马的气势……一切都活生生的站在我们面前,那个年代一下子就占据了我们全身心。有一处有烟熏的痕迹,据说为项羽放火所致。第一个发现兵马俑是一个姓杨的农民,挖井无意中掀开了历史的一角。一号坑是主力部队,所以俑最多,让人惊叹的是,每个俑都各具特色,据说是按照真人画像所制。再来到二号坑,由于种种原因,所有的俑现在仍然在地下,据说是特种部队,所以场面也颇为壮观,期待下次来的时候能露出庐山真面目。坑旁边有特殊处理的几个俑展示,看着看着仿佛就活了。三号坑是指挥部,所以不大,但部分已经发掘了,可以看见有将领也有战车。和一号坑相比,这里的任务无论发髻还是体型都有区别,如肚子微微隆起,显然是领导待遇不一样。还有个四号坑,是后勤部队,由于秦始皇的意外病故,四号坑只有入口,后面工程就不了了之。在兵马俑的这个参观过程中,2000年前的历史剧烈的冲击着视觉和内心,历史是伟大的奇妙的,惊心动魄,大开大合,亦有几丝遗憾。
乘车回西安,出临潼的时候又看见那个门楼,有四个大字“秦风唐韵”,算是对华清池和兵马俑的最佳注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