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旅途——铜川
从临潼回西安,然后要去铜川。西安的汽车站太多,有时真不知道从哪儿乘坐方便。而铜川又有老城区和新城区之分,真让人不知所措。到了西安火车站后,旁边恰有到铜川新区的车,但不知是否正确,问司机,司机也模棱两可。犹豫了一会,问了个警察,还是上了这趟车。铜川在西安的北部,所以路上基本没有山路起伏,两旁地势大都平坦,偶尔有几处小山坡,大概这就是黄土坡了,铜川市位于陕西省中部,黄土高原南缘,处于关中平原向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慢慢的天色就黑了,到了铜川已经将近晚上七点。从车站打车到宾馆并不远,起步价四元,这是我最近几年见过最便宜的起步价,十元的车费就到了。路上听司机说铜川最有名的景点是药王山,药王指孙思邈,他曾经在此长期隐居以及行医,离上课地点并不远,便有去看看的念头。
到了酒店,客户竟然在等我吃饭。正好饥肠辘辘,虽然没有米饭,只有大馍,但大馍的味道很好,有股自然的香味,几盘菜和汤味道都不错,并极具陕西特色。这段时间在陕西亦体会到陕西菜的特点,偏辣,色重,好吃面,单单面条就有无数种做法,什么邦邦面、油拌面、宽面、细面等等,不胜枚举。不过这边好像不大喜欢吃肉,无论在商洛还是铜川,无论是自助餐还是桌餐,肉总感觉不大多,据说这边人对肉食不大重视,不过陕西的羊肉颇有名气。第二天上午上完课,客户热情,带我们去一家有特色的饺子馆吃饺子。点了几个菜,我中午还是需要吃点米饭,不然总感觉吃不饱。饺子上来了,每个人都一大盘,更像个盆。饺子特别小,像硬币般,羊肉馅的,有辣的和不辣的两种。最近辣吃的多,火气比较大,所以吃不辣的。这盘饺子真够实惠的,陕西人挺实在。虽然饺子很小,但估计有五六十个,吃了半天还有一大半。下午上完课,客户仍然要陪吃饭,盛情难却。找了半天,找到了一家特色面馆。由于点了个剁椒鱼头,上菜特别慢。面食叫窝窝面,看起来像窝窝头,是缩小版,更像花生米,里面还真有花生米以及碎蘑菇。味道鲜美,入口细软。不过这顿饭吃的时间挺长。
下一站是延安和榆林,那边温度早已零下了。这次出来没有带冬天衣服,于是吃完晚饭,便一个人闲逛,打算买件羽绒服。转了半天,找到了波司登的专卖店。销售员也很实在,看我挑中了几款,有一千多的,也有几百元的,很中肯的给我推荐了那款便宜点的,虽然是老款,但挺适合的。顺便问了下如何游玩药王山,她们给我介绍了一番。
第二天只有半天不到的功夫,根据时间推算,必须10点就要乘坐大巴赶往西安,如果要去玩就一定要起早。早晨一觉醒来都将近九点了,没法去药王山了,算是遗憾美吧。听说当地的包子不错,找了家包子店,是那种特别大的那种,一元一个。一个包子加碗豆浆就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