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旅途——延安
去年从西安到延安,坐的是螺旋桨飞机,又小又吵。时隔一年,从西安到延安已经有了动车,也就两个多小时,而且是直达。也算是对延安这个具有特殊地域的照顾吧,在中国有很多这样享受特殊照顾的地方,比如安徽的肥东,江苏的扬州,其中道理无须赘笔。出西安没多久,黄土地的地貌就逐渐呈现出来的,开始是比较平坦的黄土地,逐渐有黄土坡,亦有比较高大的。山坡上绿色植物很少,就是有几棵树,也略显孤单。时不时有几个窑洞依山而建,从颜色大概可以判断该家庭的富裕程度,颜色比较暗的估计属于落后的那种。田间地头能看到散落的墓碑,有不少修的气势磅礴,像个缩小的阁楼。去年上课在延安下面的一个县城——安塞,腰鼓之乡。这次是在延安市,住在杨家岭。
下火车后,准备打车。乘车人比较多,出租车略显混乱,虽然有交警维护秩序,但没有什么作用。问我们到哪儿,一说去杨家岭,没有一个愿意去的。来了辆黑车,要价四十。延安的外面冷气逼人。我们也懒的再等了,于是上车。路上堵车挺厉害的,没走一段就要堵一会,没想到只有20万人口的小城市交通如此不堪。一会儿看到了宝塔山,一个灰蒙蒙的塔矗立在山上,还有几个亭子立在在另外的山腰或山头。从市中心穿过,过了个桥,然后看到延安革命纪念馆,年轻毛泽东的塑像高高的耸立在大门口。到了杨家岭,沿着一条路上行,有一个菜园子,没看到是什么菜,但上面有个红色的牌子特别醒目,上有几个字“毛泽东种过的菜园”。行走在延安,处处都有革命的踪迹,各种纪念馆也时不时能见到。延安和井冈山现在成了红色旅游的两块金子招牌,也算是很有特色了。通往酒店的路正在维修,车爬了好一会终于达到。
这次所住酒店,叫石窑宾馆。曾经是中国中央机关所在地,毛泽东等人也曾在此生活过。现在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窑洞群。一层层的窑洞依次排开,从外望去,像个扇形。一共有八层,从下至上,越来越短,总共有268孔窑洞,整齐有序,整体偏灰色。大门口有对联“石径通世界,窑屋纳乾坤”,很是大气,颇有毛泽东诗词的风范。进房间的第一层又有一副对联“履石阶当平心迈步,居窑屋唯静气歇神”,一下子温暖了许多。前段时间延安最低温度已经零下七八度了,今天温度回升不少,大概零度左右。每个窑洞门上面成拱形,窗户亦是如此,上面沾的是米黄色的窗纸,不由想起武侠小说舔破窗纸的情景。进去后,由于有暖去,一下子暖和了起来。房间里面的设备和一般酒店并无太多差异,最奇特的屋顶,呈拱形,像个半圆,估计这样最牢固。从外面看屋顶,都是泥土甚至有很多草,每个窑洞上面都有个烟囱,是通气用的吧。毕竟是依山坡而建,充分利用了地形特点。
本想上完课,随便找个景点去转转,上课那天,下了不算小的雨。宾馆下面那条路全是泥泞,走了一会就难以前行。第二天一早,雪花飞舞,天地之间都被灰白色所笼罩。早晨吃饭的时候,来了十几个老外,显然是来体会红色之旅。在宾馆四周和上下溜达了一圈,身上已经撒满了雪片。这样的天气,还是躲进窑洞成一统吧。几年前,一直对延安很向往,毕竟在很多人眼里这是块圣地。不过这两年不知不觉无形中思想意识发生了很多变化,也许是自己对政治越来越没兴趣,对短暂过去几十年的是非功过懒得思考过多。历史最少要经过一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检验其真相,当代的功过评论未必能盖棺定论。恰好是周六,NBA有两场比赛,有我特别喜欢的热火,于是躺在床上安心的看球赛。
中午,临走的时候,雪不知道什么时候全停了,明亮的太阳暖暖的映照在天地之间。有件事情一直弄不大明白,在延安无论是出租车还是商店,基本上不要一元或五角硬币,就是一毛的也是纸币。在陕西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经历,莫非太冷的地方,硬币太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