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寺
这次陕西之行,最后一站是渭南。正好上课前有两天空余时间,早就计划去华山,甚至特意买了个戴帽子的羽绒服。问了几个人,都建议我华山适宜夏天攀爬,这个时节最好不要去,太冷了。纠结了半天,最终还是决定放弃,遗憾也是种美吧,权当给以后留个念想。两天的闲暇,有半天赶路,另外的时间如何利用呢。正好宝鸡的客户说,离汤峪不远的地方有个法门寺,是一个佛教圣地,值得一游。客户又很热情,愿意用车接送我。于是15号,便决定去法门寺。
法门寺坐落在扶风县的法门镇,途径扶风新县城。司机师傅热情,带我转了下县城。然后逛了一个叫“关中风情园”的地方,其实是个有特色的宾馆。里面古色古香,环境优雅,据说很多高规格的会议常常在此召开。里面更像个庭院群落,有些老物品展览,如石磨、拴马桩、马车等。转了一圈,赶往法门寺。到了法门寺门口,硕大的黄色建筑、悠悠的佛教音乐,顿时显得肃穆起来。门口有几个中老年妇女兜售香料,向个中年妇女花十元钱买了两把。这时一个老奶奶追着我说十元钱给我三把,本不想要,但她一再软磨硬泡,我去了卫生间出来发现她还在等我,算了,再拿三把吧。第一道大门是佛光门,上有赵朴初所提“佛光”二字,沿路而去,又有般若门和佛光阁,向前望去,宽阔的水泥路两边有高高的金身佛像依次耸立,正前方有双手合十状的建筑,高耸云端,都是金黄色,煞为壮观。路的两边有佛祖的诞生及传延故事,如“太子诞生”、“出游感苦”、“夜度凡尘”、“六年苦行”、“菩提悟道”、“初转法轮”、“普渡众生”、“双休灭度”等。路边每两个佛像相对而立,金碧辉煌,高约20米左右,佛前可以烧香,所以见佛就拜。第一对是大妙相菩萨和法苑林菩萨,第二对是我们熟知的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第三对是观世音(大悲)和地藏菩萨,第四对是日光和月光菩萨,最后一对是观世音(大慈)和大势至菩萨。每个菩萨敬奉三炷香,一路下来,还有三把多。穿过六渡桥和万人广场,看到了那个直指云端的金灿灿的双手合十状的建筑,叫合十舍利塔。主要有两层,每层都有金黄的佛像。如果是初一、十五,会有镇寺之宝舍利从地下室升起来展示,法门寺最为出名的就是有一个真正的舍利。但这次不巧,无法亲眼目睹。站在高处,面对一片金黄和水泥地,虽然壮观,但总觉得过于现代,甚至觉得过于奢华和浮夸,而本质内容不多。
然后来到法门寺珍宝馆,也叫法门寺博物馆。进去后,发现有个导游带团讲解,正好蹭导游了。听导游讲解,才能理解更多的文物知识,比如里面最高规格的“锡杖”,为高僧所持,四拱十二环;比如法门寺几千年的历史演变及荣辱兴衰,最为辉煌是在唐朝,那是中国佛教最为鼎盛的年代,比如法门寺地宫的发现,以及四个真假舍利的发掘以及辨别。透过件件文化,让我们一下子回到一千多年以前的大唐盛世和佛教的繁荣昌盛以及古代工匠的心灵手巧等。馆内有地宫入口,只展示了部分,就是入口处,共有四重门,门只有半人高,每次迎接舍利必须弯腰低头进去,九五之尊亦不例外。有佛教道场的介绍,听了导游的介绍,大概了解到如何烧香拜佛,如要双十合十,大拇指要内扣,掌内成空心状,三拜要先祈愿父母,然后是孩子,最后是自己;如参观不要走回头路,要按照顺时针;如香一般要敬三柱,亦各有寓意;如佛未必要信,但可以学等。
博物馆旁边就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法门寺塔——真身宝塔,据说建于商周,盛于唐代,以前是木质,重修于明朝,改为砖制。1981年,倾塌一半,88年重修,上下砖头的颜色略有不同,底部仍然用明代的黑砖。十三阶,八卦定向,四十七米高。塔下亦有地宫出入口,重点展示四个舍利子,按照发现的顺序称之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经过考古学家证实,前两个都不是真正的舍利,第四个是唐朝某高僧的,第三个是真正的舍利。由于都历史悠久,都价值连城,现在也不说真假,另外三个称之为影子舍利。从地宫出口出来,在拐弯处,一个僧人心无旁骛对着经书念念有词,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塔后面两侧有鼓楼和钟楼,正后方有大雄宝殿,供奉佛像。旁边还有一处佛殿和亭阁,都是古色古香,颇有味道。
法门寺来过不少重要人物,有很多牌匾是赵朴初和启功所提。前任党中央书记江泽民也曾来过,并题字“爱国爱教”。纵观当代宗教的发展,尤其是佛教,应该不算兴盛,很多人去寺庙烧香拜佛,大都是祈平安、求发达。关于寺庙和僧人一些过分行为更是常常见诸报端,如看相算命,收敛不义之财等等。佛门还是块净地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