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师的自我修炼
不管部分培训师如何自吹或者他人吹嘘,诸如某某领域导师、啥啥体系创立者,培训师只是站立着的人。既然是人总得有手有腿有眼有脑,倘若真想在鱼龙混杂的培训行业立住脚走的更远,甚至期待基业长青,不把这些身体部位好好修炼,恐怕随时会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如何有效自我修炼呢?
首先是大脑。培训师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和观点以及看问题的视角,切不可仅靠几本成功学书、几部大师视频或者跟某个牛人后面混过,就开始自成一体然后开始传道授业解惑了。人与人的观点未必相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思想也需要碰撞才能产生火花,但万不可生搬照套甚至以讹传讹。比如很多讲师喜欢说肯德基爷爷失败了1009次才看到成功的希望,我就纳闷了这么精确的数字怎么来的,是肯德基爷爷亲自数的还是旁边有人天天帮他数呢?比如学而时习之的“习”到底是什么意思,温习还是练习?进入或即将进入培训行业,也要考虑为什么要进来,这到底是不是朝阳或者阳光行业,自己的能力、经验、兴趣等是否匹配。不少人看讲师整体飞来飞去,收入又高,于是会头脑一热就跟进来了,其实讲师未必是见到的那么光鲜和灿烂。
第二是双眼。培训师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既然给了我们两只眼睛,一只眼要盯自己专注的领域,比如你讲有效沟通,就要关注沟通方式、沟通技巧甚至沟通理念的演变。以前很多人喜欢说为了很好的跟踪住客户,每天要打八个电话,现在看来这种方式不可取,说不定会让客户厌恶甚至投诉。另只眼要站在独特的视角看这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繁华世界,时事政治的变化,行业的变迁,企业的演变等等。在看的过程中能否入木三分总结出规律,能否形成自己的见解,真需要看而不乱。有的讲师在看某个企业的时候,看着看着甚至把自己都看进去了,实在是定力不够。两只眼要随时保持警惕,不放过蛛丝马迹,也要适度放松,但不能老打盹睡觉,需要阅览人情世故更要读书。读书是讲师汲取养分提升自己最有效和直接的途径,必须养成勤读书多读书的习惯。当然读什么书,怎么读书需要每个人根据自己情况总结,不能见书就读,毕竟现在假书害人的书不在少数,也不能囫囵吞枣,碰到好书需要细嚼慢咽。
第三是嘴巴。说培训师靠嘴巴吃饭不算过分,讲师的大部分价值体现是通过嘴巴实现的。关键一点,不在乎我们讲多少,而是学员能听多少,听懂多少,学会多少。理想中的讲师嘴巴是字字玑珠,字正腔圆,语不惊人死不休。理想总难实现,可以作为努力方向。用词尽量精炼生动少说大话废话空话,条理力求清晰防止东扯葫芦西扯瓢,语调可以铿锵有力抑扬顿挫避免一潭死水。比如在表达的时候尽量多用首先、其次、最后,或者第一、第二、第三等。值得注意的是,培训师的嘴巴不光要会讲能讲敢讲,还要能管住嘴巴不讲。概括为三不讲,第一不讲色情,有些讲师喜欢讲些色情笑话调节气氛,含蓄点尚可,如果露骨了,实在有损自我形象;第二不讲政治,政策解读类的课程不在此列,一般的企业培训课程少说政治为妙,尤其是些敏感话题,比如台湾问题,可以小范围探讨,不要公开宣扬吧;第三不谈宗教信仰,宗教信仰是个人自由甚至是隐私,没必要宣扬什么,讲师又不是传教士,再说现在假和尚坑人的例子多不胜举。
第四是两手。部分讲师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嘴高手低,手变的可有可无。事实上手是讲师自我修炼不可或缺的一环,主要就是勤练多写。如果你的课程中技能性强实战性高,那你本身就要多动手多加训练,比如礼仪课程中的众多规范,需要不断的训练方可熟能生巧。另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讲师需要多写东西,但凡牛叉的老师肯定会有自己的著作面世,如何能形成自己的著作,显然需要空余时间多多动笔。在混乱的图书市场,你也可以不动一笔就可以“专著”问世,但这只能充充门面,对自己甚至读者都百害而无一利。即使我们不能出书,多写东西对讲师能力的提升也是大有裨益的,大家或许都有感觉,心里想到的未必能说出来,嘴巴能说出来未必能够写出来。反之则轻易了许多,所以培训师必须养成经常动手写东西的习惯。如果能围绕自己的授课领域去写更佳,说不定写写就是一本专业性很强的著作了。也可以写日常生活点滴,案例分析,人生感悟等,在不断的写作中可以很好的总结观点,也能有效的提升表达能力。写完后如果不涉及敏感话题,可以放在微博、论坛上面发表,还可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当然如果不愿意花精力写文章,在微博中动动笔也未尝不可。
第五是脚。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越来越成为共识,理论更多的来源于实践。如果你是学院派的讲师不愿意走进客户现场尚可理解,而一般的讲师如果脱离实践的环节,往往会陷入大而空的理论陷阱。客户越来越挑剔,培训尤其是内训也越来越聚焦,培训内容需要更有针对性和专业性。客户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如何向他们学习,走进他们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只有亲临客户现场方能收集第一手的培训资料。这两年颇为流行的行动学习,从另个方面理解也是在强调行动。培训效果要想落到实处,也需要讲师切实走到营业厅、生产工地等前线去调研、分析、比较等。咨询式培训或许会成为主流,亦需要培训师现场指导落实。培训师也是个体力活,因此在工作之余,要走到运动场多加以锻炼,能有个固定的锻炼方式最好。此外,很多培训师有机会四处游学,在课程之余不妨走到各地的风景名胜去,既可以陶冶情操也可以增长见识。
最后是心。也就是提高自己的心智模式或情商修炼。第一要提升自己的抗压能力,课多了吧,辛苦劳累,压力大。课程少吧,面临生存压力。有的客户特别挑剔,需要不断修改方案,授课有压力。压力难以避免,但是讲师必须要坦然面对。第二要提升审美情趣,讲师毕竟是要面对学员,要传递正能量,所以不能过于俗气,即使不能玉树临风,也要让学员觉得不庸俗吧。这需要培训师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做个有美好情趣的人。第三要有正确的心理定位,培训师不是个暴利的职业,如果你只是因为收入高而选择进入,要不了多久会迷失进而失落。培训师需要有一般人不愿意的奉献精神,更要有传递价值的信心和理念。
既然是修炼,很难一蹴而就,唯有不断提升,方可由量变引发质变。与奋斗在培训行业的朋友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