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培松,陈培松讲师,陈培松联系方式,陈培松培训师-【讲师网】
陈培松:多难能否兴邦?
2016-01-20 42902

多难能否兴邦?

多难兴邦一词这几年常出国家领导人之口,各大媒体亦不遗余力加以宣传报道。这几年可以称之为“难”的事情还真的不少,比如南方雪灾、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动车追尾、北京水灾、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塑化剂等等。今年新班子刚履新不久,先是禽流感一下子绷紧了人们的神经,紧接着就是雅安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脆弱敏感的心。于是乎多难兴邦一词再次被反复提及,但是多难真的能兴邦吗,二者之间真的有这种因果关系么?

虽然面对灾难的言语有时听起来颇为励志,但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甚至是企业、家庭、个人都不愿意总被灾难纠缠,更怕会碰到灭顶之灾。一个人如果遇到灾祸可能会丧命,比如车祸;一个家庭碰到灾难可能会家破人亡,比如火灾、地震;一个企业在灾难面前可能会破产倒闭,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同样一个国家政权在重大灾难面前可能会亡国,并不是耸人听闻,诸如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叙利亚的卡扎菲政府等。即使不是这种亡国之灾,一次灾难的发生也会给一个国家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比如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1年的动车追尾,这些灾难造成的损失虽然可以用天价的数字去衡量,但数字背后诸如生命的消逝、家庭的破灭、信用的破产这些难以挽回的损失更为惨重。衡量一个国家的昌盛的指标很多,作为普通市民,无外乎希望国家经济发达、政治清明、社会稳定、民风淳朴等。每一次灾难的发生无疑会有更多的负面作用,最起码会对经济发展会造成极大的损失。灾难只会让一个国家的发展如履薄冰,谈何兴邦呢?

“难”可以分为两类,一个是天灾,如地震、洪涝、干旱等,另个是人祸,比如三聚氰胺、瘦肉精、地沟油、塑化剂等。也许“难”更多的是指天灾,每次天灾的发生,就有了一次凝聚人心的机会。比如这次雅安地震的发生,举国上下莫不悲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每天都上演着无数感人的故事,每个故事都能让心如冷铁的人感动的潸然泪下,何况一般老百姓呢。领导人可以很好的展现自己亲民的形象,仿佛成了救世主,媒体也有机会找到塑造英雄典型的素材。这些都是我们电视上看到的,稍微拓宽下获取信息的渠道,你就会发现很多感人故事的背后,有更多的愤怒、悲哀、郁闷等五味杂陈。比如红十字会在被壹基金逼入尴尬境界的时候扬言要重查郭美美事件,结果被郭美美稍微一发飙,便赶紧调转风向。比如雅安也有汶川地震后重建的建筑,但是在区区七级地震面前显的那么不堪一击。而地震后的重建不知道要掩藏着多少说不清楚的猫腻。如此面对天灾,真的能凝聚人心,能兴邦吗?天灾尚且如此,何况人祸呢。接二连三的食品危机,隔三差五的建筑问题,频频发生的安全事故,让我等已经变的有点麻木不仁了,逐渐习惯了。每次人祸的发生,都会风声鹤唳,相关部门都会信誓旦旦,但没多久,同样的事故又会如样板戏重演。面对如此种种并屡禁不止的人祸,又谈何兴邦呢?

碰到灾难,说点鼓励老百姓的话无可厚非,也很必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面对灾难的态度,虽然天灾不可避免,但能否把损失降低到最少,能更好的体现人间的真善美,而不要成为某些人谋财图利的途径。人祸本可以避免,但一系列的不作为甚至为虎作伥,比如降低奶粉标准,最终导致一系列的人祸。天灾很恐怖,人祸更可怕。忽然想到了上世纪经常被提及的以德治国这个口号。在不作为的背后,多难兴邦和以德治国都是很好的精神安慰剂。

上一篇 奶爸
上一篇 陨落的行星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139143号-5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com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