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口水战
中国很少有争吵辩论的平台,随着微博这个平台的日渐成熟,压抑已久的中国人终于有了一吐为快的场地。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有在上面装可怜大倒苦水的,有挠首弄姿卖萌装清纯的,有晒车晒包晒手表炫富的,有指点江山评论时政的,有张口闭口专业术语冒充专家的,当然也有不平人士披露社会弊端,也有热心人转发救人消息,亦有专业人士解疑答惑等等,高帅富、白富美、屌丝、文艺青年、2B青年、公知、五毛党全都赤膊上阵,让一个小小微博热火朝天。新闻联播可以不看,但微博必须时常刷新,每天早晨打开微博,大有古时皇帝审批奏章的快感。微博最热闹的地方的莫过口水战了,有群起而攻之的,有双方拉开架势对攻的,有利用水军旁敲侧击的,也有敢冒天下大不韪公大声斥骂的。每次口水战激烈程度不逊于火力四射的战场。
最近几天,有几件事情引起骂的火力就格外凶猛。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茅于轼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一方面有人力挺茅,说他是中国的脊梁,刚正不阿敢于批判,直指一些国家政策的弊端,另一方面有人大骂茅是卖国贼,甚至受美国的指使,潜伏在中国,用心叵测;农夫山泉和京华时报之间的争吵又是个热门话题,起因是农夫山泉桶装水是否合格、达标,演变成饮用水的安全问题和媒体的道德问题;由于前不久发生的复旦大学学生黄洋被投毒引发十九年前清华女生朱令铊中毒案件的再次发酵,朱令到底是被谁投毒的,是她的同学因妒忌行凶,还是她北大的男朋友为情所困蓄意谋杀?还有一件吵的不怎么厉害,主要由于方舟子早也退出新浪微博,但是他在新浪博客连发六篇博文,直指公知青年李承鹏,认为在雅安救灾中李大眼给某个村庄送的帐篷与宣传的不符,进而指出李的很多看似积极行为政治目的大于实际意义。这些口水仗往往有鲜明立场的两方或三方,且有各自的粉丝,水火不相容。骂的方式也千差万别,有直来直去破口大骂的,有不分青红皂白随口就骂的,有含沙射影指桑骂槐的,有出言不逊骂爹骂娘的。也有某人或某事激起众怒,惹来骂声一片,比如中国铁建8亿多的招待费,舆论的矛头又一次指向共和国长子,在吐沫的狂轰乱炸下,虽然有关部门极力解释,却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再比如这两天闹的沸沸扬扬的安徽女青袁某年被自杀一案,更引来众多人的侧目,还有对相关部门既不合情又不合理解释的不绝于耳的骂声。
一个集体失声的年代或者民族肯定毫无民主可言,微博掀起的场场骂战算是开了个好头,比主流媒体的一片和谐要真实了许多,可惜在当前阶段,为了和谐,很多字词会被有关部门设置成为敏感词。从骂的本身来看,一些骂战或者某些人的骂声仍然处于低级阶段,比如人身攻击,你可以质疑茅于轼的立场、观点,但通过诋毁、人身侮辱就显得毫无趣味了。我们一般大众也很难做到像方舟子那样能捕捉住蛛丝马迹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分析的滴水不漏,但最起码要站在辩论的立场,而不能只为图口舌之快一骂了之,更不能成为别有用心之人利用的筹码。骂战是技术也是艺术更是立场,如果还不会骂,不如冷眼旁观或者默默转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