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培松,陈培松讲师,陈培松联系方式,陈培松培训师-【讲师网】
陈培松:重温余世维
2016-01-20 41863

重温余世维

作为培训工作者总是需要不断充电的,阅读书籍、走访客户、观看视频等都是很不错的提升方式。这几天在网上找到了一个视频网站,里面有不少培训视频可以直接在线观看,诸如企业管理、领导艺术、人力资源等,有很多一线知名老师的视频资料,比如余世维、曾仕强、汪中求、成安之等,美中不足的是这些视频大都有好几年光景了。重温这些老师的经典光盘倒也别有风味,正如工作多年回到母校的大排档尝尝以前常吃的土菜。

看了好几个老师的视频,最容易让人看下去的还是余世维的几个课程,《软实力》、《打造职业化团队》、《领导商数》、《赢在执行》、《如何塑造管理者性格魅力》等。记得刚入培训门的时候,就特别喜欢看他的视频光盘,不过大都是购买盗版的光盘或者在线免费观看,这几年对他的动态仍然关注,但很少去看他的视频,这几天大量观看他的视频,对余世维本人以及企业管理、培训发展又有了几分新的认识。

在中国的培训界,余世维是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如果说成安之的成功学是大陆培训的先驱者,那么余世维的企业管理培训就是大陆培训行业的棋手。第一次看他的视频,如数家珍娓娓道来的海量案例,深入浅出生动演绎的见解观点,再加上其独特但不夸张的肢体动作和有大量图片的胶片,如一股徐徐春风,让见惯了大学老师危襟正坐的说教的国人顿觉耳目一新。随着余世维的迅速走火,中国的培训市场如火如荼,各类培训师亦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在日趋成熟的培训界,对余世维的评价也有了杂音,第一,认为他课程的案例多而不精;第二,课堂上个人表现太多,实质内容缺乏,没有理论支撑;第三,课程架构过于简单,不成系统;第四,有点万精油的感觉,从执行力到文化无所不包。还有人质疑他包装过度,和唐骏类似学历造假,甚至政治立场过于鲜明。

企业管理在泰罗提出科学管理后,逐渐演变为一门学科。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和企业自身的发展,企业管理也成为耳熟能详的名词。但是我们见到的理论观点比如战略管理、质量控制、文化建设等,甚至一些管理词汇如戴明环、5S、甘特图等等都是来自国外,自然我们熟悉的管理大家如德鲁克、熊彼特、彼得圣吉等无一不是来自国外。市场上有关企业管理的书本稍微出名点,亦大都出自外国人之手,比如德鲁克的书籍独占鳌头,菲利普科特勒的营销管理已经再版十四次了。经典的东西自然值得学习,但是毕竟中国企业有自身的国情和特点,这些管理大师的观点、理念、工具是否适合中国的企业,要打个问号。如何有效嫁接值得每个管理工作者思量,而余世维无疑是把中西管理理念嫁接的最好的培训师之一。

从培训讲师本身来看,有学院派、江湖派、海归派等说法。学院派大都满腹经纶,但是过多的理论让听众昏昏然悠悠然却不知所以然,更有甚者只是生搬硬套经典书籍的理论观点。江湖派往往充满激情,大谈心态,甚至陷入成功学的魔咒,乍一看一听,热闹非凡,激动人心,但由于过多在乎表面形式忽视了内容,往往导致学员上课激动,下课感动,回去不动。海归派一般都有异常响亮的名头,尤其是炫目的经历诸如500强的高管,知名大学的博士或者自己创业如何成功等,在课程中间往往夹杂一些英语词汇来显示其不凡的履历。但海归派虽然开起来光鲜照人,其观点也颇为唬人,但是能否在学员中落地,值得深思。上述分类并不完全符合现实,只是万花筒般培训市场的一个折射。不少培训师如流星般划过,只领风骚两三年。但是这么多年来,余世维无疑是培训界的常青树,据说去年他讲了300多天课,这也是市场对他最大的肯定。他的敬业程度在业界亦是广为流传,上课期间基本不喝水,给人签名毕恭毕敬,给很多喜欢摆谱的老师无疑是极大的讽刺。他的课程细细听来,其实逻辑非常清晰,比如《如何塑造管理者性格魅力》,重点介绍七个根性,每个根性首先通过一个古代帝王的案例印证,然后通过一棵树来介绍每个根性,并用大量案例说明,最后通过日常工作和生活来说明如何修炼。

曾经看过他的几本书,比如《赢在执行》,大致等同于他课程的录音。也许在管理界他永远达不到德鲁克、彼得圣吉、大前研一这些管理大师的高度,但是在中国培训界,无疑他缔造了传奇,并一直在延续。一直以为他已经七十多岁了,其实他是48年的。不管怎么质疑他,他始终都是培训界高山仰止的一个标杆。对于标杆,无须模仿,但要学习。

上一篇 热火再夺冠
上一篇 又射了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139143号-5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com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