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寺
去年三次去青海,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今年再次去西宁,特意安排一天空闲时间,好去转转。虽然入秋了,合肥的天气依然是秋老虎当道,不过到了西宁,竟然感觉到飕飕的凉意。晚上睡觉必须盖辈子,在合肥还垫凉席呢。每次去西宁,身体好像都有点不舒服,这次刚到,就发烧,难受了一晚上。莫非这是高原反应?上课地点周围都是山,下午下课后,总喜欢散步的,所以便决定爬爬那些山,权当锻炼了。
每次面对山,总想爬山去看看,看看山那边是什么。这些山并不高,开始还有水泥路,走到头后,半山腰竟是墓碑,各地墓碑都极具文化特色。这边的墓碑旁边大都树立几根石杆,有的上面还缠绕着红绳。山上杂草丛生,树木很少,都是叶子小而茂密的那种,高大的树基本见不到。草丛之间多是黄土。这里算是黄土高坡了吧。总不想半途而归,于是便沿着一条土路向上爬去。时不时会踩到松软的泥土,脚下会不由的一滑。爬了一会,竟然气喘吁吁了。等爬到山顶,才发现只能算是个小土坡。旁边是个更高的山,看看天色尚早,好奇心驱使自己继续上爬。竟然还有车轮印迹。顺着印迹上行,路也好走了许多。等到顶的时候,一条马路横穿山间,还看到一个人工的蓄水池。山的那边还是连绵不断山。唉,突然没了成就感。原路返回吧,不走回头路,沿着另条路悠闲的缓缓而下,不料到了半山腰,竟然没路了。只好闯过各种灌木和草丛,连窜带跳的往下而去,竟然摔了好几跤。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最后竟然发现了一条羊肠小道,在日落之前顺利到达山下。第二天,本来想去青海湖,但时间太紧。问了几个当地人,建议去塔尔寺。
早晨,虽然晴空万里,穿着外套仍然凉气逼人。塔尔寺里西宁不远,位于西南25公里处的湟中县城鲁沙尔镇,有公交车前往。晃悠四十分钟左右,到了湟中县。下车后,是一条颇具特色的小街,两旁主要是销售各种与佛有关的物品,佛珠、哈达、银器等等。没多久就看到一个高耸的大门,上有赵朴初题写的“塔尔寺”。进去后,八个圆形带尖顶的塔,齐刷刷的排成一排,叫八宝如意塔,是塔尔寺的标志式建筑。转了一会,看到一个导游带团,便去蹭导游了。导游先介绍了塔尔寺大概历史。塔尔寺是宗喀巴大师罗桑扎巴(1357-1419)的诞生地,宗喀巴在佛教历史上仅次于释迦摩尼。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代。去年被定为五星景区。因为先有塔后有寺,故名塔尔寺。主要建筑有八宝如意塔、大金瓦殿、护法神殿、大经堂、长寿佛殿、九间殿、遍知殿、时轮经院、酥油花馆、藏经楼、度母殿、金刚坛城等。每个景点,导游都会讲述一些历史典故,颇有味道。比如在大金瓦殿前有棵菩提树,这和释迦摩尼的菩提树不一样,据说每个叶子上会有佛像,于是落叶总会被信徒捡去。果然树下无一片落叶。塔尔寺在艺术上亦有独特之处,有三绝,酥油花,壁画和堆绣。
在青海,佛教颇为盛行。今天,塔尔寺有法事活动。披着红色袍子的僧侣随处可见,老幼皆有,有几个小沙弥,行走其间,别有一番味道。听导游介绍,能出家并非易事,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孩子能出家就相当于考上了大学。为了能让活佛摩顶,众多信徒在入口处排队等候,不亚于许多火车站的春运情形。在出口处,出来的信徒有人激动的声泪俱下,仿佛买彩票中了大奖。亦有信徒给僧人发红包。在很多殿堂里面或门口,都有人在行五体投地的仪式。身体站立,双十合十,然后跪爬地下。不断重复继续。据说,要重复十万次,最快需要半年能完成,一般需要两三年。有的信徒旁边,有个类似电子表的东西,可以计数。这个仪式最大的好处是能治病。个人以为,与其说是信仰的作用,不如说是锻炼的力量吧。转走在亭阁僧侣之间,听着各种诵经,看着各种法器,从内到外便被笼罩在一片佛的气象之中。
出来在门口,看有小贩卖各种手链。于是请了四个,带回去仅作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