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培松,陈培松讲师,陈培松联系方式,陈培松培训师-【讲师网】
陈培松:治大国若烹小鲜
2016-01-20 37776

治大国若烹小鲜

大国若烹小鲜,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中云:“治大国,若烹小鲜。”鲜的字面意思美味。在国家管理、企业经营中经常被提及,多数人都以为治理大国应该像烧菜一样难,应该像烧菜一样精心,两者都要掌握火候,都要注意佐料,精心打理。但这种意思其实被曲解了,最起码曲解了老子的意思,他一直强调无为而治,怎么会有如此复杂的治国理念呢?胡适给出了更为准确的说法,这里面的“小鲜”指“小鱼”。意为治理大国要像煮小鱼一样。煮小鱼,不要剖肚去肠,不能多加搅动,多搅则易烂,比喻治大国应当无为

老子,不愧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在那个年代就提出来无为而治。这种哲学思想与西方的亚当斯密、弗里德曼、哈耶克毕生强调和追求的自由市场经济异曲同工,有太多的类似之处。不知道这些经济大师的理念是否受老子的影响,但不容置疑的是自由市场经济是西方国家获得经济、政治以及科学文化等获得领先的不二因素。而中国这三十多年能获得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毫无疑问是走了市场经济这条唯一的发展道路。虽然遮遮掩掩打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旗,但市场经济本身就没有什么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分。印度是个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经济在上个世纪50年代后经济发展一直举步不前,主要原因是国家行政干预过多。令人遗憾的是,中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其他方面诸如文化、教育、环境、社会、法治等却让人侧目甚至胆战心惊。文化形成了断层,教育成为了政治配角,雾霾成了环境治理最大的笑话,社会浮躁不安,宪政遥遥无期等等,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种种,说法不一,有人说归根于中国国民的劣根性,如小富即安,目光短浅;有人认为是西方国家对我们的文化输入,发射了太多的糖衣炮弹;甚至有不少公知,归咎于自由市场经济产生的恶果;当然也有人认为国家层面政策干预力度不够。但是按照自由市场经济的观点,之所以产生这些恶果,恰恰是政府管制太多。

文化之所以断层,一方面是建国以后发动了太多的运动,文革无疑使文化破坏达到了高峰,而造成这些损伤基本不可逆。另一方面,当前的教育体系,进一步破坏了优良文化滋生的土壤。这显然是国家管制的后果。从幼儿园到大学,政府这种强大的手方方面面都发挥着巨大的副作用。看看各个大学的校长是如何任命的,即可。北大、清华等名校沾染了太多的政治气息。这两年雾霾越演越烈,原因众多,而两油显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垄断央企,可以随意涨价,可以每年获得大量的补贴,可惜在环境污染方面是巨大的推手。三农、医保、慈善等社会问题,各个领域随处可见政府的影子,但回头来看,积累的矛盾越来越多。宪政无需多言,一言堂的政治格局下,宪政对众多人来说,短期无望。做了三十多年的公民了,除了念书期间投过票选举过班干部,再也不曾投票选过任何一个人民代表。

自由主义在上个世纪的经济大萧条后,逐渐被凯尔斯主义取代,政府变得越来越强势,并且短期之内解决了众多社会、经济问题。一时之间,对政府干预取得的成就,让人赞不绝口,并逐渐成为世界潮流。但好景不长,政府强势干预的弊端一览无遗。原来政府的过多干预只是引鸩止渴。也许自由的充分的市场经济无法解决一切问题,最起码无法短期解决形形色色的问题,但强势的政府真的能有效解决吗?最起码从中长期来看,结果令人悲观。显然,大政府并不能有效替代市场。

大国若烹小鲜,很多人都喜欢说,甚至一些政要人物。但是不禁要问,真的能把这个小鲜当成小鱼吗?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139143号-5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com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