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的老乡鸡
肥西老母鸡自改名老乡鸡以来,广告做的铺天盖地,在合肥的许多高速公路出口处,火车站、机场等都有大幅的老乡鸡广告。营业网点在合肥也日趋增多,市外以及省外就不大清楚了,据说也开了不少店面,比如在上海就有,生意如何,就不大清楚了。俨然成为了安徽本土最大的快餐连锁店。作为一个老乡鸡比较忠实的消费者,稍微比较下更名前后的品牌发展之路,个人还是老乡鸡更容易让人记住,相对肥西老母鸡来说更容易走向省外,但是服务质量以及饭菜的质量,自我感觉并没有太大的提升,等台时间长,上菜速度慢,各家饭菜质量不统一等现象依然存在。
前几天中午去合肥新桥机场,机场很多的手推车上都打上了老乡鸡的广告。离飞机起飞还有段时间,去找东西吃,自然想到了老乡鸡。进去后,里面客人稀稀拉拉也就几个人。机场餐饮大多生意都不好。点菜的时候发现,这里面的价格比外面店面的要贵不少,比如老乡鸡最经典的蒸鸡蛋,这里面卖9元,一般地方涨价后也就五元。啤酒也比外面贵好几块钱。点了个所谓的商务套餐,45元,加一瓶啤酒,54元。这在外面是两个人吃下来的价格。稍微寻摸下,基本上是外面价格的两倍左右。当然这个价格在机场里面和一些快餐、西餐相比算便宜的,比如在很多机场门店,一晚面条一百元都很正常。
但是作为所谓的安徽最大的快餐连锁,正在立志打造成为一个快餐航母来说,在机场卖高价,多少有点不妥,后来了解到,在合肥火车站的老乡鸡店面,也是卖的很贵。也许商家会说,在机场、火车站成本太大,而且大多商家都会提高零售价格。这种做法对于一般的小企业无可厚非,作为老乡鸡来说,值得商榷。首先,从消费者角度考虑,既然你是统一连锁,而且是自营店,就应该统一形象,统一味道,统一服务,当然也该统一价格;其次,从老乡鸡自身品牌建设来看,机场和火车站等高流动人口密度的地方,恰恰是品牌宣传最佳终端,金杯银杯不如消费者的口碑。海陆空广告做的无论如何迅猛,价格不统一,自然会对自身品牌形象有不良影响。
我相信老乡鸡的定位肯定不会等同于“加州牛肉面”,只做流动性客户。花了那么多广告费,却让消费者感觉你依然像个宰生客的生意,实在是得不偿失。我也相信,老乡鸡肯定会在大小会上时常和肯德基、麦当劳做对比,或者把它们作为发展的标杆。以前我也不知道,火车站、机场等地的肯德基是否和一般店面同价,后来去过几次,发现没有差异。前不久在长沙高铁站,去肯德基的时候,正好包里有老婆给的不知从哪儿来的优惠券,竟然能用,上面也有说明,全国店面通用,果然是通用。这么稍微一对比,就会发现其中的差距不是一点点,说小点,这是品牌建设管理的差距,说大点,是做企业的格局与境界的差距。
有次打车,是江淮宾悦那种出租车。本身这种出租车的出现在合肥就颇有特色,和普通的出租车价格不统一,稍贵点。早期T1打头的竟然只能跑白天不能跑晚上,实在搞不清楚其中原因。问司机,这个车的质量。听我这么一问,这个的哥师傅大倒苦水,说这个车子质量如何如何之差,简直就是维修部的常客,好像是一批残次品,客户退货后当作了出租车。我们都知道,出租车一定要经久耐用,比如以前老式的桑塔纳和雪铁龙。显然,江汽的格局值得我们怀疑,出租车司机对车的评价基本上值得信赖,他们对车的评判也极为准确。车子好坏与否,他们能够给予有效的口碑宣传。试想下,如果每位出租车司机都对宾悦赞不绝口,那么这种口碑效应比在电视台、报纸上的广告效果不知道要好多少倍。而当初江汽为了处理这批残存品,通过各种关系终于改成了出租车,看似甩了个沉重的包袱,实则是埋下了隐形炸弹。张瑞敏当年挥锤砸冰箱的勇气,细细琢磨,真值得人佩服,这是多么大的企业家胸怀。
陈培松2013年12月6日于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