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闹天宫真热闹
小时候经常去电影院看电影,那时基本上每个乡镇都有电影院。后来随着电视机、录像机以及VCD进入寻常百姓家,基本上很少去电影院看电影了,各个乡镇的电影院也大都销声匿迹,偶尔几个还在的,也要靠镭射电影加几个有“色”录像吸引懵懂的年轻人。念书期间,城市的电影院依然还在,但吸引我们去看的,还是那种通宵包场的,去消磨无聊寂寞的夜晚,一晚上能看四五部电影,当然少不了那种有色的。近几年,电影市场竟然格外的红火,尤其是一些大片的上映,随着3D的出现,去电影院亦然成了一种生活品质和态度。这两年我家就规定,每月去看场电影。小区旁边,不知不觉竟然有了四五个电影院。任何商业中心,没有电影院好像都挺丢人的。官方虽然说现在电影市场如火如荼,甚至在一些三四线城市发展更为迅猛。但我经常发现,一场电影也就那么几个人在看,俨然成了包场。估计不少都是赔本赚吆喝。
今年春节期间有几部电影热映,《大闹天宫》、和《澳门风云》。看到这几个片名,就没多大兴趣,尤其是《爸爸去哪儿》,不就因为芒果台那个亲子节目的红火嘛,竟然临时编造了个所谓的电影。在网上看了下评价,大都不高。年初六和老婆孩子去电影院选择了刚上映的《冰雪奇缘》。3D的童话动画片,场面很优美,配乐很多也很好,可惜看的人并不多,那场不会超过20个人。虽然小叮当后来看睡着了,但一家人看的挺愉快。前天,又准备去看电影。没什么新片子,《大闹天宫》、《爸爸去哪儿》和《澳门风云》依然在放映,这个《大闹天宫》年初一就上映了。由于带了孩子,想想还是看《大闹天宫》吧。另外,据说《大闹天宫》和《爸爸去哪儿》的票房都出奇的高。好几天前就听说前者过七亿了,后者也有三亿多。我们是在网上团的票,看《大闹天宫》居然要额外再加五元一张票。更出乎我意料的是,所剩座位寥寥无几,只好选择了前排。看完后个人觉得可圈可点,好的方面,第一、场面宏观壮丽,小时候看电视剧,总觉得场面和书上的差距太大,毕竟是神话嘛,那时特技效果水平也不高,后来翻拍的更是惨不忍睹。而这次的电影,通过完美的特技,让观众大饱眼福,比如山、海、天宫,以及打斗场面。第二、虽然用了我们耳熟能详的《西游记》的前八回,但故事情节有了很大变化,增加了魔与神的争斗,增添了爱情的戏份,看来爱情真是电影永恒不变的主题。玉皇大帝更是一改传统形象,颇有帝王之气。这也算是种创新吧。正如《花木兰》和《功夫熊猫》,由于创新,老生常谈却让人耳目一新。但这次并没有让老外抢得先机,而是正宗的中国味,可惜不是大陆拍的。第三,演员阵容颇为强大,虽然明星堆积未必能成为好电影,但明星肯定是票房的保障。甄子丹、何润东、周润发、刘烨、陈慧琳、梁咏琪等把这些神话人物塑造的更有明星范了。不好的方面也不少,比如,与原著差距太大,菩提师祖怎么就成了玉皇大帝的手下了,花果山竟然被烧的一干二净,当然,这也是创新带来的负面效应。虽然不怀疑甄子丹的功夫、演技和敬业精神,但是这个猴子看起来总是怪怪的,甚至可以用丑陋来形容,也许六小龄童的孙悟空真是不能超越的神话。看完后,给观众的感觉并不算什么大片,没有特别的感人点。所以很多人都评价不高,有种受骗上当的感觉。
显然这又是一部叫座不叫好的电影,而这一正是当前中国电影甚至是中国经济、社会的缩影。追求热闹、有卖点、能赚钱,一切以票房说话,至于什么艺术价值、人生观、观众感受统统抛在一边了。刚刚在柏林电影节,中国电影《白日焰火》收获颇丰,摘得最佳影片金熊奖和最佳男主角两项大奖。但是有几个中国观众听过或看过呢?中国人也天生喜欢热闹,既然《大闹天宫》现在正热闹,也就索性凑下热闹吧。反正过年,图的就是热闹。但热闹过后,往往留下一片狼藉和丝丝遗憾。
陈培松2014年2月22日于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