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西安
以前来过几次西安,都是天寒地冻的冬天。这次来凑巧是阳光明媚的初春,这几天天气也很不错。碰巧又有一天半的休息时间,按捺不住游玩的冲动,出去走走。上课地点在长安区,在延绵不绝的秦岭脚下。于是便决定第一天下午去爬秦岭,第二天去看看大雁塔和陕西古博物馆。
秦岭看起来就在眼前,但并不是就能随便上去。问了当地人,有很多叫“峪”的地方可以上去。离上课地点最近的是祥峪,也叫祥峪国家森林公园,早早问好了公交路线,坐4--8。在公交站牌等了半天也没有等到。只好乘坐黑车,车费20元,也不贵。车开着开着,就开进了山水之间。群山映入眼帘,一条满是石头的溪流缓缓流淌,清澈见底。时不时有几株桃花或樱花绚丽的开放着,春意正浓。到了大门,下车后沿着水泥路步行向上。旁边的河流上偶尔有人在烧烤,颇为悠闲。走了很长一段,明显有点累了,但还没到景区。又弯腰走了会,才到了雷公洞,也就是景区入口了。指示牌提示,一条路上去,另条路下来,正好从山脚到山顶再到山脚绕一圈,问人大概需要多长时间,说大概需要六七个小时,这时也快三点了。但来了总要爬吧,每次看到山就想爬到最高峰。随意沿着一条山路进入。石板铺的路,绕来绕去,刚开始爬,还没觉得累,空气很清新。但爬着爬着,腿脚就有点沉重了,也许是一上午的课伤了元气。打算爬到四点半就原路返回,一路上走走停停,看着蓝天之下满山坡的还未发绿的树木,一些藤蔓缠绕在树枝上,听着啾啾的鸟鸣和潺潺的溪水,身子虽累,心情却很舒畅。偶尔还能发现几块被泥土枯叶弄脏的雪地,有点阳春白雪的味道。爬着爬着就有了登顶的冲动,问迎面而来的游客还需要多久能到顶,告诉我大概需要一个小时。忍不住想爬上去。山路越发陡峭,不停的给自己鼓劲。过了会,石板路变成了木板。虽然坡度更大了,但走在上面脚舒服了些。气喘吁吁爬过了木板路,终于来到了山顶,卧虎峰,极目远眺,面对一望无际的山脉,有点一览众山小的情趣。甚至多了点“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迈。从另条路下山,刚开始山道很泥泞,还有冰块。好几只松鼠在路边跑来跑去,很想能抓一只,但他们反应太快,拍照都来不及。在门票上罗列有众多景点,如“双乳峰”、“苍穹石”、“玉皇殿”、“龙峡瀑布”等,但急于赶时间,也没来得及细看。等下来后,已经六点多,又累又饿,公交车没有了,黑车也很少见。好不容易找了辆,赶紧坐车回来,找个饭店慰劳下疲惫的自己。
今天早晨起来,依然腰酸背痛,乘车前往西安市里。在公交车听到博物馆的站名,赶紧下车。没想到博物馆礼拜一封馆,实在遗憾。大雁塔离的不远,步行一会就到了。旁边的建筑虽然很新,但基本都是红黑白的基本色调。北广场有个音乐喷泉,旁边的树木花朵绚烂,有一些惟妙惟肖的人物雕塑。绕到南广场,看到玄奘的高大雕塑。大雁塔在大慈恩寺里面,买了第一张门票,五十元,进入大慈恩寺。呈长方形,鼓楼和钟楼后面就是大雄宝殿,两旁有各种殿堂,大都和佛教及玄奘有关。这种历史景观,需要有导游介绍,只好又去蹭导游。在玄奘三藏院跟着导游听了听长了些见识。然后带入一个地下室,导游让我们请法物。这种情形见过不少,也引不起我的兴趣。在各种殿堂转了转,便上大雁塔,又要门票30元。看来去年大雁塔涨价被骂也是情理之中。大雁塔,建于唐朝652年,主要为了玄奘藏经。起初五层,后世修葺变为七层,64.7米,相当于21层楼。里面也没什么值得看的,也许重要的就是本身的历史意义吧。站在七层,看周围景观,现代气息把历史味道基本掩盖了,高耸的楼群,马路上车水马龙的汽车,快要通车的轻轨等等。下来后,有人还推荐我去看大唐芙蓉园,但两只腿像灌了铅。
旁边有条美食街,找了家餐馆,在路边炒了两个菜。旁边有个卖“文物”的地摊,摊主和另外一个人好像在为一件宝贝讨价还价,那文物黑乎乎的,像一匹马,用刀子一刻,里面就露出闪闪的金光。看他们“吵闹”了一会,再看看围观的几个人,就发现是一场并不高明的骗局。后来问下饭店老板,果然如此。唉,古城,快速褪去历史的厚重,在现代气息的熏陶下,愈发变味。
陈培松2014年3月24日于秦岭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