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里的马云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机场书店总喜欢播放一些光盘视频,大都是当时热门流行的“培训大佬”的光盘,余世维、曾仕强、陈安之、李践、李强等等都曾露脸。围绕管理为主,内容五花八门包罗万象,领导力、执行力、国学、战略、演讲成功学等等,甚至有段时间张悟本的“养生”占据了各个机场的书店。而每个人往往都各领风骚一段时间,和流行歌曲有得一拼。这些“大师”们口吐莲花的表达能力,颇具煽动力的“另类”观点,往往吸引了不少乘客驻足观赏,正好打发百无聊赖的候机时间。两年前,南方周末一篇文章《机场里的“大师”》,重点曝光了翟鸿燊和刘一秒这两位在培训界赫赫有名的“大师”的另一面,比如翟鸿燊简直就是个国学盲,只会背诵小学版的国学读物。刘一秒更具有欺骗性和煽动性。此文一出,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种现象。所谓的“大师”大都是假大师。后来虽然机场书店依然有“大师”们滔滔不绝的演说,但观众似乎少了些。年前在机场还看到一个俞姓培训师在上面大说其经营之道,管理之道,其架势简直是刘一秒的翻版。也许能糊弄一些渴望一夜暴富的人群。但稍微一看,实在可笑。比如时不时说句,“听懂的请举左手”,听众有那么弱智么。
前不久,中国企业界的铁娘子董明珠竟然也上了机场视频,让人眼前一亮。可惜,稍显木讷的女强人再加上姿色欠佳,实在引不起匆匆乘客的兴趣。但里面还是有不少干货,人家毕竟是把格力从一个小小的电器人带到了年销售额达千亿的知名公司,她本身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昨天在合肥新桥机场书店,颇为意外的看到了马云一身正装,在屏幕里谈创业。忍不住驻足观望,亦有几名乘客聚精会神的观看。随着柳传志、张瑞敏老一代企业家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进入新世纪后,马云无疑是当今中国最为炙手可热的企业代表人物,没有之一。其创办的阿里巴巴、淘宝网、支付宝、余额宝等等家喻户晓,更改变了我们的消费习惯。而其传奇的创业经历,亦为我等津津乐道。在中国企业家中,能做的不少,能说的也不少,愿意说的也不少,而既能做又能说还愿意说的凤毛麟角,马云就是其中之一。其个人成就,无须评价。在光盘中,其演说表达能力丝毫不逊色于前面提及的那些“大师”,更主要的有让人不得不服的自信。细细一听,通俗易懂的语言把一些经营、管理、创业的道理阐述的入木三分,比如他说创始人是企业的父母,而投资人最多算企业的舅舅,舅舅永远不会替你养孩子。再比如,创始人找风投,一定要在你企业最好的时候找,而不是缺钱的时候。显然,通过自身的经历,说服力极强。由于时间关系,只能观看20分钟左右,但真有购买这个光盘的冲动。
培训界一直有“见光死”一说,出光盘对于培训师来说是把双刃剑。可以让培训师尽快出名得利,但是不少培训师的课程内容经不起推敲,稍微一研究,往往漏洞百出。而光盘给了好事者一个有力的推敲证据。中国企业发展速度引起世人关注,但可惜的是至今没有管理大师出现,所以企业一度迷恋国外的大师,如德鲁克、彼得圣吉等,但如何洋为中用,一直难以破解。甚至把那些机场大师奉为神明。董明珠、马云等中国典型企业家在机场的出现,也许他们的成功和传奇难以复制,但无疑有更多的有益的借鉴意义。
陈培松2014年4月3日于新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