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你为谁辩护?
律师这个职业,听起来就很严肃神圣。在法制社会,律师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在不少发达国家,律师也是个让人自豪骄傲的职业。比起医生和教师,收入更多,影响力亦更大。前两天中央电影频道有个《无人区》的电影,里面有个情节,一名民警被一个盗猎稀有鸟类的悍匪开车撞死。后来这名悍匪请了一位律师(徐峥扮演)替其辩护。根据各种证据,此悍匪应该是故意杀人,事实也是如此。但这位律师根据相关证据,如这位警察中午和别人喝了一斤白酒,证明警察是酒驾。根据相关事实和法律条款,最终让这位悍匪被无罪释放。当然律师获得了很丰富的报酬,虽然尾款没有如期收到,但悍匪抵押了一辆红色的轿车。律师的做法对吗?也许从道德和人性来看,律师错了,为了不该被饶恕的人辩护。当然电影后来的情节发展,律师最终自尝恶果,得到了报应,很符合我们的道德观。但是就律师的职业操守或者行为要求来看,没有任何问题,律师就应该全力以赴替辩护人辩护。正如医生应该救死扶伤,老师要教书育人。
引入律师辩护制度,是法律不断完善的基本要求。在发达国家,律师对一个案件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很多影视剧里,都能看到律师在案件审判中变成了不折不扣的主角。有时候厉害的律师甚至会导致误判。这种误判恰恰给了法律去完善的必要理由,因为说明了当前法律条款还不够完善。可惜的,在我国当前案件审理中,律师大都时候就是个摆设,更多的是个形式。薄熙来案件中,有多少人记得薄熙来的代理律师为其辩护了什么,反而是薄熙来自己的辩护颇为出彩。中国近年曝光了不少冤案错案,试想当初如有真正的律师为其认真辩护,而法院按照真正的司法程序,这种悲剧不能说完全避免,最起码可以减少很多。这两天刘汉案颇为引人关注,其恶劣影响以及审判结果暂且不说,但其辩护律师的一些言辞值得商榷。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其为我们的司法机关大唱赞歌,说什么程序是公正的,对待嫌疑人是人性的等等。这类话,刘汉兄弟可以说,司法机关也可以说,媒体说说也无妨,甚至我等老百姓也可以说,但你最为刘汉的辩护律师却不能说。既然你是他的辩护律师,你就要竭尽所能替其辩护。辩护辩护,可以理解为分辨和保护。如果你已经站在法院的一边甚至与检方达成共识,还要你来辩护什么?你可不是走形式或者打圆场的。
说的通俗点,案件审理,就像是一场足球决赛,法院就是裁判,律师是其中一方的球员,甚至还是主力。两方一定要争的你死我活,分出高低。既然你代表了其中一方,就要不折不扣的替代理方办事出力。如果你站在了另一方或者变成了裁判,自然会踢假球,那真成了中国足球。也许中国的足球和司法就是那么如此的相似。说的难听点,人家请你辩护,可是给钱的,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是最朴素的道理了。也许,辩护人出不起高额的律师费。于是乎,法院就会为其指定律师。当裁判为一方安排球员的时候,胜负还能出乎意料吗?如何让没钱请律师的人还能请真正为其辩护的律师,不在本文讨论之列了。
以前考研期间曾经听说过一个特别不理解的现象,法律专业的本科生不能考法律硕士。实在不知道为什么,难道在中国就要求律师的水平不能那么高吗?律师专业水平的高低并不太重要,律师的道德品格优劣也不重要,关键的是律师站在严肃的法庭上,你到底在为谁辩护?如果这个问题都搞不清楚,那么律师真是个令人头疼和费解的职业了。
陈培松2014年4月23日于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