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散记(上)
中国的节假日总是不大容易让人看懂,能让人轻松休闲的日子并不多。对于上班族来说,真正的长假就两个,春节和国庆,以前还有个五一长假,不知道怎么回事被取消了。春节主要是团圆,并不利于游玩,所以只有国庆了。全中国人都知道,现在国庆各个旅游景点都会爆棚。爱人一直有个小小心愿,想去台湾,为了避免国内景点的拥堵,就决定今年国庆去台湾一趟,跟团游。自行游和跟团游各有利弊,自行游潇洒尽兴,跟团方便省事。价钱也不贵,八天七夜所有的加在一起,三千五百元。第一次去台湾,一圈下来后,感触颇多。由于是跟团,也许并不能更全面的了解台湾全景,再加上本人只是普通的过客,并不是所谓的专家,所以很多看法和观点并不代表主流或者正确,纯属个人感受而已。简单聊聊这趟台湾行的所见、所听、所感,分景点、人文、经济、环境、政治、宗教等几个方面来谈。
首先谈谈台湾的旅游景点。在我们很多人心目中,台湾最出名的就是日月潭和阿里山,因为在语文课本中出现过。这次当然会去这两个景点,日月潭水质很好,在一半城市一半山脉之间,有这么一面水域,就像一个人的双眸,一下子鲜活了。乘坐观光船荡漾在湖面,看着洁白的水花溅起,再感受一股清风,和着清脆的山脉,心灵立马就清爽无比。阿里山其实不是一个山,而是一系列的山脉。乘坐很长时间的车,再转景点大巴,到达一座山的高处,顺着一条山路往下走去,仿佛置身在原始大森林里面。最大的感觉就是树多,曾经这里红木特别多,有的都有一两千年的历史了。由于当年日本的掠夺,很多红木都被砍伐了,留下了巨大的树桩,这些树状形态各异,像老虎,像龙头,像古城等等,成了另番风景。现在大都树木都是日本人砍伐后补种的,也有好几十年的光景了,所以看起来郁郁葱葱,粗大挺拔。此行还浏览了不少景点,印象深刻有几个,比如野柳海洋公园,在海边,里面很多岩石形态迥异千姿百态,最出名的是女王头像。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比如国父纪念馆,里面可看的没时间细看,最大的亮点就是大门口岗哨的交接仪式,场面颇为震撼,一举一动一丝不苟,站着的哨兵纹丝不动,仿佛是蜡像。当然还有台北博物馆,里面的宝贝价值连城,可惜的是人太多,时间又太紧,只能走马观花了。还去了一处蒋介石和宋美龄居住的行宫,是一处风景优美的花园。
再浅谈下台湾的经济。看起来台湾还没有中国的一些一线城市比如北京上海繁华,但细细品味,人家是藏富于民。人月平均收入人民币一万一千元左右,在一些乡村街镇能感觉到老百姓的富足。曾经的亚洲四小龙之一并非浪得虚名。虽然最近几年台湾的经济发展并不是很快,但是底子厚,现在处于经济转型期,看起来转的挺不错,是那种健康良性的过渡。比如大力发展旅游业,做的有声有色。高科技工业和深度农业亦发展的有模有样,比如台湾的水果,让人爱不释手,绝对安全绿色和好吃。通常的水果如凤梨、芒果、释迦、火龙果、苹果、香蕉等等,清甜可口。有意思的是,常常把水果在树上就用袋子装着,以此保证安全。台湾的制造业已经走向了高端,在世界范围内占有一席之地,比如摩托车,其卓越的品质尤其是发动机,污染小、马力足的特点受很多国家的欢迎。价钱并不便宜。一般的需要人民币一万五左右。台湾的经济看起来并不知道我们担忧,也值得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借鉴学习。
陈培松2014年10月9日于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