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滨,郝滨讲师,郝滨联系方式,郝滨培训师-【讲师网】
整体健康水平那些将压力作为整体现象来定义的专家们则将压力看作是个体依据自身的身体、社会、思维、情感、精神、环境或职业整体健康水平对压力来源做出的反应。摘自郝滨著《催眠与心理压力释放》整体健康运动的先驱赫波特·多恩将整体健康描述为朝向生理、社会、思维、情感、精神这些方面的最佳功能的过程。生理健康是指机体维持日常功能,同时又能保持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是一个没有疾病,生理舒适的状态;社会功能健康是指个体
查看详情》 浏览(20486
催眠、睡眠与梦记得一次由我指导的团体心理咨询的第一次团体活动开始前,一位团体成员找到了我急切的说“郝滨老师,我在报纸上看到过你给人操作催眠的事情,我好几天没睡好觉了,一会儿您能让我先好好睡一觉吗?”类似的情况我还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过好多次。很多人在观看催眠表演时,都会听到表演的催眠师在操作催眠时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现在,你会感觉到你的眼皮越来越沉重,你现在很疲劳了,昏昏欲睡……”这样的催眠词再加上
查看详情》 浏览(21145
被催眠时会被他人控制吗?我们中的有些人可能会从电影、电视剧、小说等文艺作品中的带有夸张的描写里,看到了一些关于催眠的情节;也有可能从报纸、杂志等媒体上的只字片语的介绍里,了解了一点关于催眠的轶闻;或者可能会在某次略显神奇的催眠表演中,领略了一点催眠的效果,开始接触了催眠的。摘自郝滨著《催眠与心理压力释放》无论我们是在上述哪一种途径中,看到被催眠者在被催眠师“施法”,而不知不觉间做出本来不愿意做的事
查看详情》 浏览(21770
角色扮演学说社会角色理论是自20世纪20年代被人提出以来,就颇受学术界与社会公众关注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之一,它在认识和解决一些社会问题上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社会心理学家萨宾是社会角色理论的有力推动者,他与人合著的《角色与理论》是该领域的经典之作。萨宾对于催眠是意识变换状态的观点,虽未彻底否定但是并不满意,所以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催眠,提出并详细阐述了催眠的角色扮演学说。摘自郝滨著《催眠与心理压力释
查看详情》 浏览(22544
精神分析学说有些人把我们的思想分成两个部分,一是意识,二为潜意识。意识,我们也称为显意识或主意识,是指当前注意到的,正进行的心理活动。潜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一个心理学名词, 指的就是潜藏在我们一般意识底下的一股神秘力量,是相对于“意识”的一种思想。潜意识与意识所掌管的功能是不同的。意识通常执行着思考、逻辑和分析的功能,潜意识掌管身体情绪、习惯、能量、记忆、想象力等。第一次提出人类具有潜在意识学说
查看详情》 浏览(22617
催眠与心理暗示心理暗示,是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人们发现,受暗示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普遍具有的心理属性。它是人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无意识的自我保护能力,当人处于陌生、危险的境地时,人会根据以往形成的经验,捕捉环境中的各种蛛丝马迹,来迅速做出判断。这种捕捉的过程,也是受暗示的过程。如果暗示来自于受暗示个体以外的个人或者群体,我
查看详情》 浏览(22555
催眠的起源和发展催眠是一项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心理调整技术,其历史十分悠久,在古代有很多关于类似催眠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希腊、埃及、中国、印度、波斯等国家的古代文化中,随着不断地考古发现还有可能更加的久远。催眠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发展时期里,大致可以分为神学时代、流体力学时代和心理生理时代三个时期。摘自郝滨著《催眠与心理压力释放》神学的工具在十五世纪以前漫长的历史时期由于科学不发达,人们都是用神鬼怪力来解
查看详情》 浏览(37182
性格与压力的关系B型性格梅尔·弗里德曼和瑞·罗森曼在后来进一步发展了另一种性格类型——B型性格,它与A型性格相互对立。在某种意义上,B型性格几乎可以被看成是非A型性格,因为它具有A型性格不具有的特质。一种很有效的了解B型性格人的方法,是观察A型性格的人惯常行为模式的反面。摘自郝滨著《催眠与心理压力释放》B型性格的人是没有A型性格的人表现出来的自由流露的敌意或时间紧迫感,他们是随和而又悠闲的;他们没
查看详情》 浏览(37522
性格与压力的关系A型性格我在大学时的一位同学在刚刚提升为院长几天后,因心脏病发作去世了,在世时他经常看起来非常的忙碌,总是穿着腋下都是汗渍的医生制服匆忙的在手术室和病区之间赶来赶去,而且脚步好像总是慢不下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像他这样的忙碌的人,嘴里叼着香烟,卷着衬衫袖口,趴在放满大堆文件和电脑的办公桌上日以继夜的工作。假如做一下下面的性格测试他们也许倾向A型性格。摘自郝滨著《催眠与心理压力
查看详情》 浏览(37681
职业生涯里你有压力吗?还是在那天我引导的“生活中的压力管理”团体心理咨询里,在大家通过一些精心设计的活动对压力、压力源、压力反应等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了之后,我陪伴我的团体成员们做了一个名为“我的压力地图”的压力体验活动,这个活动可以协助每个人寻找自身的主要压力来源,在活动中我引导大家重新回到各自记忆里最深刻的压力场景中,并且把那时的场景表达出来。活动中我发现有一多半的团体成员们回到的是工作场景
查看详情》 浏览(37399
1234...下一页共 11 页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139143号-5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com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