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德华点评:
这个案例非常经典,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药企高管宁愿给医生回扣多,而给医药代表的训练费用少。
黄德华同意案例中培训师关于“医药代表要给自己定位” 说法,不同意他的“90%的医生是利益型的,是因为医药代表工作没有做到位”的说法。不过,案例中的培训师,没有具体阐述医药代表的定位是什么。我在很多场合说,医药代表的定位是医生良伴。医药代表要成为医生在用药治疗患者的好伙伴,而不是帮凶。对于患者没有好处的处方量,医生良伴要坚决不要。医药代表是职业,不是职务,我黄德华尽管是你们的经理,但也是医药代表。
医药代表把自己的工作内容定位为兑费用,这是谁的错?不仅仅是医药代表的错,更为重要的是他所在公司的错。很多公司都有销售费用,而且金额很大,外企的销售费用为药品出厂价的20%左右,医药代表手中也有10%左右的费用周转。而他们用在训练医药代表的费用呢?很少,我原先所在的EI公司,是个外企,也很少,我计算过2007年的培训费用,不到销售额的万分之五。新进入的医药代表,第一年只有一次7天左右的培训,一年以上的医药代表,一年也只有1-2天的培训。黄德华作为EI公司的一方诸侯长,没有任何专款费用用来训练员工,只能从销售费用中挤出会议费来训练员工。黄德华很重视员工的训练,在业内,对医药代表的训练,很出名。自1997年起,就坚持每周用半天来训练医药代表,结果,在2005年起,就不断遭受公司总部的批评,说半天的训练减少了医药代表拜访时间,连挤出时间来训练员工的权力也遭受指责。很多公司宁愿把钱更多地用在客户那里,而对医药代表的培训投资非常吝啬。公司除了提供钱,其他的,不能提供或提供得很少,那么,这种公司的医药代表,提供给医生的除了钱,还会有什么呢?我经常说,医药代表不过是药企高管的跑腿员,兑费用不是医药代表的错,是医药企业高管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