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岩,孔令岩讲师,孔令岩联系方式,孔令岩培训师-【讲师网】
孔令岩:《大学》(二十五)於戏,前王不忘!
2016-03-15 1282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

   此句出自《诗经·周颂·烈文》,这本是周朝人怀念周文王武王而做,於戏,呜呼之意。意谓:“文王武王虽去世已远,而天下之人至今犹思慕他,终不能忘。”在《烈文》中,一是表达了对先王的怀念,二是告诫后人,尤其是这些被封的诸王不要忘记先王的教诲,小心谨慎治国,让周朝世代绵长。据说《烈文》是周公所做。

   子曰: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第七》)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是中国古代的“圣人”之一,孔子继承了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来的道统,肩负着光大古代文化的重任。曾子在此处引用此文,也可以说是对自己的老师孔子的怀念,也是对后人不要忘记先人谆谆教诲的劝诫。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据张居正(明朝内阁首辅)讲解,君子指后贤后王,小人指百姓。

   以后的贤人君子们都遵从圣人的教诲,改正过失,小心做人,或开创基业或谨守家业,传给后人,而普通的百姓在贤明君主的治理下,虽不能做到如君子一样不断进取自我完善,但能够安居乐业,满足于赚取小利而自得其乐,这些都得益于圣人的教诲啊!所以,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们。

   古圣、先贤都是我们的榜样,怎样才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呢?就是不要忘记他们的教言,踏实、努力的从点滴做人,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才是对他们最好的报答。


 《康诰》曰:“克明德。”

   《康诰》出自《尚书·周书·康诰第十一》的篇名。克,能的意思;能够弘扬光明的德行。周公封康叔而作康诰,告诫康叔能明,用有德。(孔颖达疏)此处是说自己要明德,与尚书所说意思稍有不同。

  康叔是周武王少弟,他死后谥号是“康”。周公平定叛乱以后,把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分封给当时素负贤名的康叔统治,并改封康叔为卫君,建立卫国,故又称卫康叔,康叔把卫国治理得很好,声誉日隆。

 《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

   《大甲》出自《尚书·商书·太甲上第五》的篇名,大甲,通太甲。顾,是“念”的意思,諟,是“正”的意思,“顾諟”就是念正的意思。伊尹告诫太甲云:“尔为君当顾念奉正,天之显明之命,不邪僻也。”(孔颖达疏)

   太甲,是商汤的嫡长孙,由四朝元老伊尹辅政。太甲即位后不遵汤法,暴虐乱德,伊尹将他放之于桐宫,自己摄政当国。太甲在桐宫三年,悔过自责,伊尹又将他迎回亳都,还政于他。重新当政的太甲能修德,诸侯都归顺商王,百姓得以安宁。


 《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帝典》出自《尚书·虞书·尧典第一》,克,能的意思;峻,大的意思。尧能自明大德(孔颖达疏),也就是说,尧帝能把自己本有的光明德行显发出来。

   尧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得到人民的广泛爱戴,是我们古代著名的君王,被后世奉为圣明君主的典型。(参见《史记·五帝本纪第一》)



   以上举例《康诰》、《大甲》、《帝典》都是古代君王自明其德,这些圣王都这样做,我们这些后代子孙呢?如果我们把他们的教戒都忘记了,那就不是“於戏,前王不忘”,而是“於戏(呜呼),前王已忘!”了。

参考版本:中华书局,《唐宋注疏十三经》,上海中华书局据阮刻本校刊。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139143号-5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com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