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09年2月末, 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为采写《“沉睡的”佛山文化 如何“墙外开花墙内香”?》专题报道,采访了知名实战派品牌营销专家、中国品牌营销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李易洲先生,并于2月27日在“佛山观察”专版发表了李易洲专访:《城市品牌的打造首先是对本土文化的梳理》,由于主题与版面限制,未能尽收李易洲先生相关观点,这里刊出全文,与大家做个交流。欢迎提出您的看法:13424129591
——中国品牌营销学会副秘书长李易洲谈中移动、微软品牌的新主张 一个是国际著名的IT品牌,一个是国内著名的通讯品牌,分别于今年4月、7月推出了自己的新形象,微软一改原先“让每一个家庭、每一张办公桌上都有一台电脑”的豪言壮语式的口号,轻呼“您的潜力,我们的动力”;中移动则为“全球通”品牌注入了“我能”的新内涵,借雅典奥运之机,开始“点燃‘我能’时代”,要成为“我能”一代成功路上的精神伴侣和沟通工具。这
——中国品牌营销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李易洲访谈 2004年12月8日,联想以12.5亿美元现金加股权,收购IBM全球PC业务。这一举动,使联想在全球资本市场一夜成名,并获得了在PC市场IBM品牌的使用权,及其生产技术、国际化人才、销售渠道,一举成为全球继戴尔、惠普之后的第三大PC生产商。 记者:对此业界褒贬不一,担忧者多,肯定者少,甚至有人举出了很多数字来说明,联想存在很多隐忧。对此,您怎样认为? 李
品牌管理师新职业解读与前景观察 ——李易洲在第五届改革论坛上的讲演 2008年11月27日,第五届改革论坛在重庆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改革开放30年中国品牌科学发展与高校品牌管理专业建设”。作为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品牌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审议专家组组长,中国品牌营销学会常务副秘书李易洲教授应邀以“品牌管理师新职业解读与前景观察”为题发表讲演。本文节选自会议综述《中国品牌科学30年:回顾与前瞻
李易洲:面对品牌危机态度是关键 ——在企业媒体战略论坛上的讲演 中国品牌营销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李易洲,在论坛上就企业如何处理危机公关发表了演讲。李易洲指出,危机公关的五大原则,即承担责任原则、真诚沟通原则、速度第一原则、系统运行原则、权威证实原则。 采取何种态度非常关键 李易洲称,当企业危机爆发后,公众往往有如下表现,非常情绪化,对于媒体的信任度远高于对企业的信任度;有罪推定,“宁愿信其有,不愿信其
——李易洲在“企业转型升级与品牌营销高峰论坛”上的演讲纪实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走的是一条“制造业输出”的发展之路,为世界提供廉价商品的同时,得到一个“中国制造”的称号,却未能建立起自己的品牌优势。中国政府已经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行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强调质量整体提升的目标。中国企业将经历一个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变,而创造、经营属于自己的优势品牌正是“中国创造”中重要的
——专访中国品牌营销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知名实战派品牌营销专家李易洲 当2008北京奥运会的日子离我们越来越近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开始把目光聚焦在“奥运”这个闪闪发光的金字招牌上。大家无不希望借助北京奥运这一历史盛事来提升、拓展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可是,如何才能借奥运之势,在这个大蛋糕中分一杯羹,是所有企业都在思考的问题。 品牌营销这个概念进入中国只有几年的时间,品牌营销在大部分企业
南方日报 佛山观察《佛企欲抢饮新型渠道联盟“头啖汤”》点评 中国品牌营销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李易洲 企业着重在“渠道”这一中国营销难题上寻求突破,有所创新,思路值得探索。但这只是“推力”,同时还应增加营销的“拉力”------品牌力。即树立品牌经营观念,通过品牌营销与传播,拉动市场需求。品牌一旦打造成功,对渠道也有相当的影响力。无论推、拉,有一个营销基本功必不可少,那就是“消费者研究”。应以此作为新产
人在自身力量不大的时候去借力,是一种自然的行为。借力是人的本性。企业也是如此,很多时候企业的成功与否,也与其是否擅于借助外力,是否有足够的资源整合能力有关。因此这种“洋品牌”运作现象的产生是正常合理的,关键是要把握好一个度。 “洋品牌现象”有其合理性 赢周刊:目前国内有一些企业喜欢用“洋品牌”,如服装、日化、红酒等行业,这种现象比较多。有的是企业自身通过一些操作,如在香港或是国外注册一家公司,再
在转型升级的宏观背景之下,品牌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形式,而品牌文化是品牌的核心价值。 品牌文化,是指通过赋予品牌鲜明的文化内涵,建立独特的品牌定位,并整合运用营销传播工具,以使消费者对品牌产生精神共鸣,经过历史的积淀,最终形成强烈的品牌归属与忠诚。品牌忠诚度将赢得稳定市场,并产生品牌溢价能力。因此,品牌文化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组成部分。 品牌文化具有的四大内涵:企业文化、产品与服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