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网络群体性事件演变规律及智能仿真研究”(项目编号:11CGL092);国家行政学院课题“涉政网络舆情应对的动态调适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3HZKT199).[2]梅松,男,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子政务、网络舆情研究. 发表于《现代情报》2013年第3期(RCCSE核心期刊、CSSCI核心期刊)摘 要当前涉政网络舆情频发,针对政府治理过程中所反映出政府
基金项目: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基于情景分析的网络舆情事件应急管理动态调控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3CGL132)、2013年度全国行政学院科研合作课题“涉政网络舆情应对的动态调适体系研究” (项目编号:13HZKT199)的阶段性成果 发表于《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中文核心期刊)新媒体时代我国社会治理环境的变迁及其调适与创新梅松,男,湖北武汉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主要
[摘 要] 网络问政是新媒体环境下的政治沟通方式,是党和政府新形势下执政方式的创新。通过加强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完善网络信息公开机制、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网络问政长效机制等方面来推进网络问政的实施,对于当前各级政府及领导干部提高虚拟社会治理能力,构建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关 键 词]网络问政;现状意义;实施路径一、网络问政及其意义 作为一种新兴的政治沟通方式,互联网具有信息量
[作者简介] 梅松,男,湖北武汉人,中共湖北省委党校副教授,计算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子政务、政府网络舆情研究。[摘 要] 新兴的媒介传播环境引发了现代政治形态以及社会管理模式的深刻变化,使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面临着执政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新挑战。为适应新执政环境下社会管理的需要,促进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提升,亟待提高领导干部的新媒介素养。新媒介素养已成为当前领导干部从政素质中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必须准
摘 要互联网以其便捷、虚拟化、传播快等特点使大众更乐于通过网络方式发表各自看法,形成网络舆情。政府通过构建网络舆情系统,及时了解社情民意,主导网络舆情。本文从网络舆情系统技术实现方面,介绍了舆情系统进行舆情收集、分析、预警、报告的整个过程,详细论述各个过程实现的关键技术,从而为理解和构建政府舆情监控系统提供参考。关键词:网络舆情;舆情监控系统;电子政务[1] Realization of the
[摘 要] 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是当前社会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各级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增强社会治理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网络舆情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力正在逐步加强,同时危机网络舆情的爆发已对政府治理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在网络虚拟社会发生的危机,最适合在网络虚拟空间中解决。通过研究电子政务视角下危机网络舆情的治理模式,构建基于网络监测系统的舆情研判机制,健全基于网络平台的危机舆情公关机制,
摘 要网络舆情的兴起给各级党委政府以及领导干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当前社会转型矛盾凸显的形势下,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提高新形势下网络舆情的分析能力,及时准确地掌握社会舆情动态,科学引导网络舆论,从而优化社会舆论环境,将成为地方政府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本文通过对当前网络舆情政府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纳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及具体实现方法,为改善网络舆情治
客户:公务员培训班 地点:湖北省 - 武汉 时间:2014/2/23 0:00:00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在去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我看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
客户:领导干部各区主要负责人培训班 地点:湖北省 - 武汉 时间:2013/6/6 0:00:00 导言——命题的解释 ○1对媒体、媒介、媒主三要素的把握 ○2新媒体和舆情的关系思考 一、 新媒体发展演化及其要素变迁 1、信息传播载体应用形式的多样化(媒介要素的变迁) 2、信息传播内容的泛化(媒体要素的变迁) 3、新媒体应用演化对受众的影响(媒主要素的变迁) 4、新媒体时代社会治理环境的变迁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