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给侧改革与粮食安全问题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三农”工作时,头一句话就是“继续毫不放松抓好 三农 工作”。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是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去库存而言,是指加快消化过大的农产品库存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粮食安全战略不用再坚持。 首先任何一个国家,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农业最重要、最基本的任务,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战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去产能的硬杠杆 不足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包括了:以劳动力、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和资本、创新力量与制度体制安排的五项。在经济体的中等收入阶段之前,劳动力、土地、资本这三项的作用和意义是非常明显的。但是当经济体成长到中等收入阶段之后,则需要更多强调的是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帮助的可能性已经非常低了。当前的世界经济,也包括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将更多的取向
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增长与长期目标 供给学派原意涵的政策措施 主要是通过降低税收 来提高投资 和增加供给的积极性。它的大规模减税 将会刺激富人投资的增加,这个过程也会通过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 使得穷人受益。但是供给经济学所应对的核心问题是上世纪70世纪年代,西方国家出现的失业与通胀并存的滞胀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当前的中国经济并不存在滞胀。 我们所面临的几个大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 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的
供给侧改革旨在融合结构性调整 简单来说“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对应。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这三驾马车决定了短期经济的增长率。而供给侧则有劳动力、资本、技术、制度四大要素;这四大要素的改进本质上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决定了中长期的潜在增长率。从这个意义上说,“供给侧改革”是长期问题,需要做深层次的制度规划与长期调整的准备,经济好的时候要做,经济不好的时候也要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
杠杆比与金融风险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两房”按揭贷款从零首付变成了零按揭,由于两年的零按揭,美国房地产走了下坡路。所以奥巴马向美国国会打报告:零首付是次贷的原因,零按揭又把房地产憋死,能首付50%,还有50%按揭。2011年美国国会同意了。我们看到这几年的美国房地产又开始复苏,这其实就是杠杆比的合理利用。 金融机构的风险,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信用、杠杆和风险的管控偏差。由于金融的杠杆比太
人口老龄化与城镇化率水平 2010年之后的资料显示:我国人口老齡化的趋势明显加快,并且我国城市的人口流动速度也开始了大幅的放缓。我们看到上海的户籍人口当中,60岁以上老年人的占比已经在接近30%;“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到:要求上海的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但是这个城市的人口流入速度却在大幅的放缓,这将意味着2010-2020年后,上海人口的净增长率都将不及过去10年的三分之一。同时数据也显示:
房价的货币杠杆与高收益理财工具的违约 今年1季度以来,我国居民的住房按揭贷款达到1.5万亿以上,增长幅度达26%以上。其实我们看房地产开发商还是个人住房投资者,其财富的快速增长均是完全利用了银行信贷高杠杆的结果。如果没有银行融资的高杠杆,我们居民及房地产商的财富增长要很快也是不可能的。比如北上深等一线城市的房价之所以能够疯狂上涨,就在于住房投资者连首付都不愿意自己出,而是要利用首付贷。也就是这些
正当人们还在讨论北上深的房子会否将继续涨下去,但作为房价老大的香港房地产已经在做出调整了。香港金融管理局2016年4月2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香港的负资产住宅按揭贷款宗数,已从去年四季度的95宗,增至今年一季度的1432宗,环比增长达15个倍数。此数值也是自2011年第四季度以来的第17个季度新高。 那究竟什么是负资产住宅?比如说你有一套在当年价格为500万的房子,当时你首付的150万占房款的三成
央行的经济专家说,央行的放水实属无奈之举,而且我们一季度的信贷增长也部分反映了阶段性与周期性的因素,信贷增长较快,然而未来货币政策要避免企业杠杆率过快上升,同时还需要考虑对物价和房地产的影响。 我们看到央行在一季度是抓紧时间把能放的钱都放出去了,也就是一季度是先力保经济的复苏,因此现在我们看到了信贷连续破了万亿,M1上升是超过了20%,是要在CPI要起没起之前,尽早收手的。 再一方面是资金的
对于中国金融体系的风险,我们的政府总是在讲,区域性及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均能够在爆发之前严加防范和规避,也就是金融体系的风险是可控的。所以我们看到地方政府在2015年对债务的转换、近期的国内银行债转股、以及资产证券化的启动,这样的一些措施都是在防患于中国金融市场风险于未然。最近相关设立以央行为核心的超级监管模式的讨论,同是为应对金融改革的重拳冲击之下 2015年以来金融市场将会出现的混沌与乱象。 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