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边讲了企业的目标是赚钱,任何美好奉献都需要赚钱来支持。讲到这里就要有人要问了,企业难道就不能有两个、三个或者更多个目标吗?回答这个问题我用一个小小的心里测试题来回答:假设我给了你两块手表,这两块手表时间不同,当你工作的时候需要确定一下时间的时候,你将以那个时间为准呢?其实这就是“双表定律”,当一个人有两块手表的时候,应着两块手表的时间不同,不光不能帮助人,反而他会使人开始怀疑时间。对于一个团队,永远都无法做到每个人都十全十美,但是完全可以建造一直十全十美的团队,只要这个团队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价值观,大家都能够发挥各自的特长拥有各自的展现空间。总之,对于一个团队的建设来讲,最重要的还是要有统一的目标。
我在这里讲一个故事和大家分享:有一天森林王国搞了一次长跑比赛,经过比赛他们选举出跑的最快的前三名动物,分别是鲸鱼、马、鹰。除了这个森林王国外,在他们的外围不远处还有一个森林王国,为了搞好森林王国间的友谊,森林国王要给另一个森林王国的君主送去生日礼物,以表示他们的友好,必须在生日当天送达。于是国王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这三位长跑冠军,三位冠军分析了一下路程,按照他们的速度这个任务一定能够完成,不过保险期间他们决定提前一天启程,但是他们还是没有完成这个任务。
为什么他们无法完成这个任务呢?他们不是森林中跑的最快的吗?结果是不论他们提前多长时间启程,都无法将东西送到,原因是鲸鱼需要在水里游动所以在很多时候他的方向和马是不同的,而鹰则是在天空上飞翔他的路程是一条直线是他们三个人中路程最短的,但也是与其它动物的方向冲突最大的。马儿在弯弯的小路上,虽然路很平坦完全可以奔跑,但是他们在很多时候,是各自向不同的方向前进,有点像拔河,所以他们很难到达目的地。目标的统一是一支团队效率的体现,也是团队人员释放各自能量的最佳状态。
如何统一目标,统一行动?我在这里和大家分析一个PMB规律,一个能够利用规律的管理者才能让管理高效化,就像大自然就是利用一系列的规律来实现地球的生态平衡管控。PMB就是一个规律,所谓规律就是永远无法突破的限制。首先这个规律起源于英国,当时他们发现这个规律后被命名为MB,后来日本学去并继续研究后提出了PMB规律。P是policy,译为:观念、典范、政策;M是measurement,译为:决策、绩效考核;B是behavior,译为:行为、行动。政策和观念决定了一个管理团队的绩效考核和决策,而绩效考核和决策决定了团队人员的行动。这里我举两个例子给大家讲解PMB规律。
第一个例子是文化大革命,读这本书的读者中经历过这次浩劫人已经不多了,大多数人都是从电视和上一辈人的谈论中了解到的,现在给当时的评估是,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使中国经济倒退了20年。当时人们的疯狂举动,让人们无法理解。人们会不去上学,不去上班而是到处喊口号,很多人还被打成反革命分子,承受着身体和心里的伤痛。评定一个人先是看他们的成分是贫农,还是中农,最惨的就是富农、地主、资本家,这类都是革命对象。我们在这里分析一下,当时的政策、观念、和典范是什么?当时的P是:以政治斗争为纲。导致当时的绩效考核、决策是什么呢?当时的社会价值衡量办法、决策(绩效考核办法、决策)M是:穷人当家作主,越穷越光荣。贫农都是好人,是团结对象,而富农以上尤其是地主,那都是教育对象和批斗对象。结果行动B是:工人不上班了,农民不种地了,学生不上学了,当时整个社会就像开了锅的水沸腾了,用当时最流行的一句话:“造反有理,革命有理!”。
第二个例子是改革开发,中国改革开发的30年,是翻天腹地的30年,中国人民从世界救济对象,变成世界的富人。世界不得不承认,世界经济的发展不光要看美国人的表现还要看中国人的表现。中国人之间的衡量标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80后、90后出现了很多的拜金一族,同时不光没有了因为富有而受到社会排挤的事情,反而多了很多因为贫穷而受到社会排挤的事情。为什么中国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用PMB来分析一下,当时的P(观念、典范、政策)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当时的M(决策、绩效考核)是: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然后带动大家共同富裕。先富的人是带领者,是社会的标杆是大家追捧的对象; B(行为、行动)是:现在听到的最多的评论就是“现在的人只认钱,不认人”,现在人们谈论出现最多的字就是“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