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反对孩子上学前班。
学前班最早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是我国
经济短缺时代解决部分幼儿学前教育一个应急措施,主要是出于学龄前儿童分流的需要,并不包含有教育学意义上的衔接需求。
这些年我国
经济繁荣,人口出生率降低,民办幼儿园大量出现,儿童入托供需矛盾大为缓解,可学前班却延续了二十多年,而且从城市蔓延到乡村,越来越名正言顺,个别地方甚至由教育主管部门规定,所有的儿童在进入小学前必须要上学前班。
这种该消失而不消失的现象存在的基础就是:学校愿意开办学前班,家长愿意送孩子上学前班。
学前班不属于义务教育,可以自行定价收取学杂费。1985年北京市给出的指导价是每个孩子每月30元,这在当时也并不便宜。近些年更是水涨船高,已达到每月数百元甚至上千元,再加上各种杂费,数字相当可观。
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学前班,绝大多数是出于跟风和盲目。一是误以为学前班有承上启下的功能,二是出于对孩子未来学习成绩的焦虑,认为上学前班是提前打基础,是在学习上先走了一步。
实际上,家长们既没有搞清什么才是孩子需要打的基础,也不了解学前班的真实情况。从这些年的实际情况来看,学前班教育恰恰是给孩子打了一个坏基础。
目前国家对学前班教学只有指导性意见,并没有明确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所以,学前班如何教,全凭小学自己的主张,或教师自己的感觉。虽然几乎所有招生宣传中都说配备了优秀的、经验丰富的教师,事实上,寄居在小学校园中的学前班是很边缘化的。就我见识过以及听说过的情况来看,学校给学前班配的教师一般是教课教得不好,或和领导关系不融洽的。校长没法让这些人回家,就正好把他们放到学前班。
也有的学校外聘一些退休老教师,她们(几乎全是退休女教师)大多数人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并没有多少研究,工龄可能有40年,但并非有40年的教育经验。那些经验并不适用在学龄前儿童身上。
所以,现在的学前班并不是教育学意义上的学前教育,基本上就是小学一年级的缩写本。虽然学前班的课程比一年级少些,孩子玩耍时间多些,上学和放学时间也相对自由些,但总体教育模式和教育价值取向,却和一年级一模一样。
孩子们有自己的固定课桌,上课乖乖地坐在座位上,手放到背后认真学拼音、写字、英语单词、100以内的加减法等,每天要在作业本上一遍遍地抄写生字和拼音。老师们的目标,是把孩子驯得听话,识一些字,把作业写得工工整整的。这些“成就”往往得到领导和家长们认可。特别是家长们,觉得孩子在学前班学了认字和写作业,自己的孩子就没有“输在起跑线上”。
可是,这些是“赢”吗?
学前班那种死记硬背的、毫无创造性和发现乐趣的学习方式,即使放到小学高年级学生那里,也够僵硬的,更何况放到学前儿童身上。有上课、有作业、有纪律,却没有智力活动,这样的教学让儿童付出的多半是一些畸形的、消极的脑力劳动。苏霍姆林斯基说:“凡是那些没有让儿童每天都发现周围世界各种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的地方,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会熄灭。”失去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孩子来说是致命的。
学前班发展到今天,不但不能让孩子们在智力、习惯、创造力等方面上一个台阶,反而在这些方面形成阻碍,已经变成了正常学制教育的“骨质增生”,这个多余的东西本该切掉,却被许多人看作天使的翅膀,以为“多”总比“少”要好,这实在是个错误。
家长们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事实却是,孩子的双腿在起跑线上就被捆得开始发麻了。切掉学前班这个教育的“骨质增生”,是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