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教育理念需要落实
2009年,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出版。这本书以先进的理念和流畅的文字,讲述了尹建莉对自己女儿的独特教育理念与方法。时隔7年之后,《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续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自由的孩子最自觉》终于面市。
早在7年前《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出版时,尹建莉在书上公布了自己的邮箱。随着书的超预期热销,家长们的各种咨询问题也纷纷涌来。新作《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正是取材于这7年来的积累,尹建莉老师对22万封家长的咨询来信,从中筛选出98个最典型的家庭教育问题进行了解答。
新作的突破点在哪里?对此,尹建莉说:“《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主要采用案例写作的手法,通过写我自己如何培养女儿,向读者呈现了什么是优质家庭教育,让大家看到美好教育的巨大力量。这本书比较感性,有很强的示范性,充满了可见、可操作、可模仿的内容。”“《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不是前一本书的续篇,是对前一本书的强化和说明。因为美好的教育理念需要落实,从知道了到做到了,常常是有一段距离的,很多人恰恰无法走过这段路程,以至于读过了我的书,感觉很好,可面对自己的孩子时还是一头雾水,遇到具体问题时不知怎么办。《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就是针对很多家长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给出答案,对家长的教育理念进行进一步推动。如果说第一本《好妈妈》是一本非常棒的菜谱,第二本《好妈妈》就是手把手地教你如何把这些菜做出来,端上桌。”尹建莉表示。
从目录来看,书中涵盖的点非常全面和实用,从行为习惯、学习玩耍、家庭关系、性教育、金钱教育、社会关系、吃喝拉撒等等,包罗万象。尹建莉说:“生活有万千种内容,教育就有万千种内容,我这几年收到的信真是五花八门,看起来很杂,但分析起来,总有一些规律。现在书中呈现的内容,虽然看起来是包罗万象,但从二十多万封信中选取有代表性的一百封,仍然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很难取舍,只能删了又删,留下当前人们最关心的一些问题。”
孩子本来就是不谙世事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中提到,“爱和溺爱是两件相反的事”,对于二者的区别,尹建莉做了精彩的表述。
她说:“我认为,爱和溺爱不是一个事情程度上的深浅,而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爱的本质是要给孩子自由、宽容、欣赏,而溺爱的本质则是管制、包办、批评。
所以溺爱不是爱,是披着爱的外衣的占有和控制,是成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管理孩子,剥夺孩子的独立性,其背后的心理基础是恐惧和不信任。在教育上它恰是“反爱”的,所以也是反教育规律的,会阻碍儿童正常潜能的发展,剥夺了孩子亲身体验生活的权利,迫使孩子失去了很多生活能力,这就是为什么被“溺爱”的孩子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没主见、窝里横、没有同理心等。
爱则是给孩子自由,培养其独立性,基础和前提是信任孩子。自由的人才能拥有独立的思想和品格,才能在生活中拥有安身立命的资本,所以父母要想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培养快乐幸福的孩子,就要懂得把自由和宽容还给孩子。”尹建莉强调:“现在的孩子,普遍在物质上得到很多,自由却太少了。背后的原因是人们对自由与爱的关系没有吃透,理解极为肤浅。很多家长听到 自由 这个观念时,甚至会大吃一惊:给自由,那孩子不就无法无天了?!对 爱 的恐惧就是对自由的恐惧,直接的反应就是对儿童自由意志的剥夺,典型方式是包办、控制和严厉管制。小到穿衣吃饭,大到择业择偶——表面上看是给了孩子很多,背后的实质则是事无巨细地剥夺本属于孩子的自由。 溺爱 不是 太多的爱 ,而是 太多的打着爱的旗号的控制和包办 。 溺爱 是对 爱 这个词的滥用和亵渎,是一种伪说辞,误导了很多人。”
新书里有一篇叫“孩子过分 懂事 并不是好事”让很多父母印象深刻,因为大家总是用“懂事”“乖巧”来夸奖孩子。可是尹建莉为何对此持有异议呢?
尹建莉回答道:“孩子本来就是不谙世事,天真烂漫,活蹦乱跳的。书中说到的那个孩子的 懂事 ,不是出于天性,而迎合了家长的需要,显然她是受到了来自抚养人的强力控制和干预。这样的 懂事 ,其本质是儿童对自己的扭曲,是孩子长期不被尊重,心理边界被长期侵犯,个人意志被长期践踏的后果。表面的 懂事 不过是讨好,是尽量让别人舒服,以憋屈自己来迎合别人。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人,长大以后会有很深的心理创伤,这将对孩子的人生造成很严重的负面影响。”